小心感染風險!醫列「4種避孕方式」:事前藥還有2大作用

月經,生理期,經期,經痛,肚子痛,MC(圖/達志/示意圖)

▲現今避孕方式選擇多,但建議諮詢專業醫師後再使用。(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現今有不少避孕方法可選擇,但究竟哪一種最好?醫師指出,除了保險套和藥物之外,輸卵管結紮和放置避孕器都可以,但避孕器的感染率風險比較大,但臨床上會比較推薦「事前避孕藥」,除了避孕之外,也有助穩定月經週期和緩解經痛問題。

婦科權威、台北醫學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劉偉民在《劉教授婦產科》指出,現今避孕方法有很多,包括「輸卵管結紮、避孕器、保險套和避孕藥」,而過去最熟悉的就是「輸卵管結紮」,用腹腔鏡從陰道就可以做的門診手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劉偉民說,避孕器分為投藥型和不投藥型,投藥型含有黃體素,會在體內慢慢釋放,干擾子宮內膜,進而達到避孕效果,雖然放進去隨時可以拿,但缺點就是成本效益不划算,臨床上比較不推薦,且藥物裡含有大量黃體素,可能會讓身體排水不易,會感覺身體腫腫脹脹的。

而不投藥型避孕器同樣是放置到子宮腔裡面,之後從子宮頸會露出2~3公分的線,以便未來方便取出,可以從陰道抓到線,直接把避孕器拉出來,但一直有個線頭,也是細菌感染的附著點,放避孕器的人感染風險比沒有放的還高。

至於避孕藥方面,有分事前和事後。劉偉民解釋,事前避孕藥每個月要吃21天或28天,過去的藥物劑量很重,很多人吃了會有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或精神上的變化,甚至會擔心得乳癌,但現在的避孕藥劑量做得非常輕,副作用幾乎被克服,威脅性也越來越低,因此臨床上會比較推薦吃低劑量事前避孕藥。

事後避孕藥也是含有黃體素,性行為後72小時內要吃,越慢吃避孕效果越差,事後避孕藥成功率不會100%,可能比90%還更低。而最常見且方便的保險套,就是要遵守「全程戴」的大原則,不要等到要射精再戴,這樣避孕效果不完整。

劉偉民也進一步提到,比較推薦事前避孕藥主要是月經週期會比較穩定,28天月經會來一次,也有助緩解經痛,雖然治療不了子宮內膜異位造成的經痛,但可以抑制經痛症狀和月經量過多,有需求的婦女都可進一步就醫諮詢專業醫師。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