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嘛A通 副作用比西醫小輔助治療方法多!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內科主任林峻邦醫師表示,中醫所講的風濕並不完全等同於現代醫學的風濕及類風濕關節炎,其範圍比西醫更廣,治療方式更多元。(圖/記者林悅翻攝)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內科主任林峻邦醫師表示,中醫所講的風濕並不完全等同於現代醫學的風濕及類風濕關節炎,其範圍比西醫更廣,治療方式更多元。(圖/記者林悅翻攝)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內科主任林峻邦醫師表示,「風濕」在中醫與西醫定義不同故治療也不同,中醫所講的風濕並不完全等同於現代醫學的風濕及類風濕關節炎,其範圍比西醫更廣,治療方式更多元。

林峻邦醫師說,西醫認為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因不明之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為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臨床表現多為手指、手腕、膝蓋等多處關節發炎,會引起肌肉萎縮和關節腫大變形,最終喪失功能,常好發於青壯年,以女性居多,特徵為多數關節呈對稱性損害,病變多從遠端小關節開始紅、腫、熱、痛而到活動受限。到晚期除疼痛外,關節易變形影響外觀,連生活行為如開水龍頭、門把、扭毛巾等動作都無法獨力完成,非但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變形外觀更讓患者嚴重身心受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峻邦主任說,中醫認為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生,跟自身內臟虧虛、禀賦不足、外邪侵襲等有關,其內因是脾胃肝腎氣血陰陽不足,衛外不固,外因則是風寒濕熱之邪侵襲人體。中醫古籍《黃帝內經》提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中醫的「風濕」是指風、寒、濕三種病邪結合所致的病證。因氣候變化無常,冷熱交替,或居處潮濕、寒冷或涉水、冒雨等風寒濕邪氣,乘身體抵抗力降低時入侵人體,行於經絡,留在關節,使氣血痹阻而為「痺證」。症狀可有頭痛、發熱、微汗、惡風、身重、小便不利、骨節酸痛、不能屈伸等。

在中醫診斷中,類風濕關節炎屬「痺證」範疇,因其以遍歷關節腫脹疼痛,纏綿難愈為特點,故又有“歷節”、“鶴膝風”、“骨痺”、“頑痺”之稱。中醫將風濕病、類風濕、關節炎等,都稱為“痺病”,再根據感受邪氣的不同,區分為風痺、寒痺、濕痺、熱痺等,並根據每個人具體病因辨證施治,治療上均以祛風、散寒、除濕、清熱及疏經通絡為主。

“風痺”以祛風為主,兼用散寒除濕,佐以養血;症候特點為肢體關節疼痛,游走不定,變化無常,可用防風湯加減。“寒痺”以溫經散寒為主,兼以祛風除濕;症候特點為肢體關節疼痛劇烈,痛有定處,遇寒痛甚,可用烏頭湯加減。“濕痺”以除濕為主,兼用祛風散寒,佐以健脾;證候特點為肢體關節重著酸脹,或關節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活動不靈,肌膚麻木不仁,可用薏苡仁湯加减。“熱痺”以清熱為主,兼用祛風除濕。證候特點為肢體關節疼痛,局部焮紅灼熱,腫脹劇烈,可用白虎桂枝湯合二妙散加减。如果痺症日久,可根據正氣虧損的程度,加用益氣養血、補養肝腎的中藥,在“扶正”與“祛邪”的同時,做到標本兼顧。

林峻邦主任強調,中醫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療效且副作用小、易於長期服用等好處,尚有外治法,如針灸、推拿、按摩、熱敷、外敷藥膏、熏洗等多種方法來輔助治療,而進行局部治療可改善局部關節肌肉血液循環,達到疏通氣血,通則不痛的效果。臨床上,對於服用西藥產生之副作用,中醫藥亦可協助改善。

林峻邦主任說,上肢治療常用穴位:肩髃、曲池、外關、合谷、腕骨、陽池、中渚等。下肢常用穴位:陽陵泉、崑崙、太谿、丘墟、太衝、委中等。飲食調理方面,忌食鹽醃、煙燻、火烤和油炸食物,可多食蔬菜水果如山藥、扁豆、豆腐、芹菜、苦瓜、絲瓜和香菇、黑木耳等食物,一方面可滿足人體對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纖維素需求,亦具有改善新陳代謝功能,可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作用,有助緩解關節炎症狀與局部紅腫熱痛症狀。

蔡依林、桂綸鎂、賴雅妍淡妝也仙氣 從小就靠「銀貂霜」養成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