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獸胃線蟲」虐歐洲,台人愛吃生魚片...歷年竟僅1感染。(圖/翻攝自《英國醫新英格蘭學期刊》)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你也是生魚片的愛好者嗎?小心寄生蟲把腸胃當自己家。《英國醫新英格蘭學期刊》指出,歐洲近年來壽司流行,因海獸胃線蟲造成腹痛的人數有增加趨勢。寄生蟲專家表示,海獸胃線蟲多以幼蟲形式存在於海水魚體內,只要吃生魚片都有感染的機會,但台灣至今只有1名案例,可能與蟲種不同,或台灣人多「鐵胃」有關。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分子寄生蟲暨熱帶疾病學科主任范家堃表示,近年來只有一名50多歲的男性,2015年在台大醫院健檢做胃鏡時發現一條寄生蟲,經生態學、分子生物學鑑定,確認為海獸胃線蟲,但當事人並無不舒服症狀。
台北醫學大學去年曾做實驗,到吳興市場購買20條青魚、10條白帶魚觀察蟲種分布,結果在腸道與內臟中皆發現海獸胃線蟲幼蟲蹤跡,一週內共蒐集了2000多隻。
▲海獸胃線蟲幼蟲於鯖魚幽門盲腸端(pyloric caeca)。(圖/范家堃教授提供)
范家堃提到,海獸胃線蟲多存在海水魚中,烏賊、魷魚體內也是主要宿主,這些幼蟲被鯨魚、海豹等海洋哺乳類吃下肚後,會寄生在腸道轉為成蟲。
人類介入食物鏈,將海水魚吃下肚後,幼蟲多會以為自己找到「歸屬」,準備在腸胃中長大,但因為人體環境不適合寄生蟲生存,幼蟲為了躲避胃酸,多會鑽到胃壁或腸壁中,引發嚴重腹痛,最後只能靠內視鏡夾出。
▲海獸胃線蟲幼蟲(Anisakis spp.)。(圖/范家堃教授提供)
根據日本感染研究室2012年研究,每年感染海獸胃腺蟲的病患,約有2千至3千多人。范家堃說,魚體死亡後因溫度升高,原本寄生在內臟的海獸胃線蟲會鑽到魚肉裡去,只要吃生魚片都有感染的機會。
為何台灣的病例不多?范家堃說,他也很好奇,可能跟蟲種不同,加上感染數的量少、症狀比較不明顯有關。此外,台灣人多「鐵胃」,不舒服時常吃胃藥抑制疼痛,並不會直接去做胃鏡檢查,也有可能是這個原因,造成確診人數降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