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腫瘤如「水龍頭放血」 她嚴重貧血昏倒送醫!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吳喬森說明病患出血性大腸癌狀況。(圖/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吳喬森說明病患出血性大腸癌狀況。(圖/光田綜合醫院提供,下同)

記者張舒芸/綜合報導

台中一名高齡86歲的吳阿嬤突然在家昏倒,送醫後發現她嚴重貧血,檢查出是罹患大腸癌,惡性腫瘤如同在腸壁上鑿出「水龍頭」般不斷異常出血,導致她腹痛、血便及頭暈。由於這是阿嬤第二次罹癌,起初她放棄治療,經醫師解釋施行腹腔鏡手術切除病灶,傷口小、疼痛少,阿嬤這才放心動手術。

吳阿嬤表示,3年前她才剛治療淋巴癌成功,不料今年初因嚴重貧血發現大腸癌,一想到過去抗癌的辛苦,非常猶豫要不要治療大腸癌,醫師仔細說明腹腔鏡手術只需要再肚子上開3到4個3~4公分不等的小洞即可,比傳統剖腹手術更安全且疼痛少,她才放心住院安排手術,不到兩周傷口就穩定出院返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名58歲的婦人日前經四癌篩檢發現糞便中有潛血反應,就醫做大腸鏡才發現大腸內竟有個跟壘球一樣大小的惡性腫瘤,導致腸道嚴重堵塞,醫師同樣以腹腔鏡手術切除後,確認為第3期大腸癌,現正持續化療中。婦人事後患者回想才驚覺,自己糞便變細、左側下腹痛多年,原來就是癌症引起

收治案例的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吳喬森表示,由於現代飲食多元、精緻且複雜化,加上多名公眾人物因直腸癌去世;最新106年國人10大癌症排行,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9年蟬聯冠軍,新聞和統計都令國人聞直腸癌色變。他說,直腸癌最讓人擔憂的是,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須仰賴篩檢診出,且逾7成以上的大腸癌都發生在直腸和乙狀結腸處,切除癌症外還得背人工肛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吳喬森解釋,大腸癌主要是大腸內上皮細胞增生成腺瘤瘜肉再癌化所造成,病變成癌症的時間約515年,當變成惡性腫瘤時主要會引起腸道出血、穿孔及阻塞。58歲婦人因為惡性腫瘤體積大到堵住了腸道,導致腹脹、糞便變細是阻塞型症狀,直到後來檢查有血便才發覺。

▲病患腸壁上5公分大的腫瘤處如水龍頭般不斷放血,病患便血多時無注意,直到昏倒才就醫。(圖/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病患腸壁上5公分大的腫瘤處如水龍頭般不斷放血,病患便血多時無注意,直到昏倒才就醫。

吳喬森指出,穿孔簡單的說就是腸道破了一個洞導致糞便跑到腹腔內,可能併發腹膜炎或有敗血症的風險,嚴重者可能喪命;80歲的吳阿嬤則是嚴重出血型個案,她到院時血紅素僅5.5 g/dL〈正常值12-14 g/dL〉,惡性腫瘤讓腸組織變脆,透過大腸鏡明顯可見腸壁上點點出血,5公分大的腫瘤處更是如水龍頭般不斷放血,阿嬤便血無多注意,直到昏倒才就醫。

因此他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3年就要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尤其是長期腹脹、腹痛、便秘或腹瀉、糞便變細,或有便意卻沒有便的感覺,如果擔心檢查疼痛,選擇無痛大腸鏡即可,如能在早期就發現腺瘤瘜肉予以切除,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