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標靶治療後的肺部電腦斷層圖,攝於2016年9月。(圖/台北慈濟提供)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肺癌高居男性、女性癌症死因的第一名,因為發現晚,存活率較其他癌症來得低。62歲的李女士7年前罹患肺腺癌第四期,左肺有6.8*2.7公分的腫瘤,癌細胞已轉移到骨頭且胸腔積水,所幸經標靶藥物治療後,骨頭的癌細胞及胸腔積水消失,腫瘤也縮小至小疤痕1.8*2.3公分,至今維持正常的生活。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黃俊耀醫師表示,肺癌分為肺腺癌、鱗狀上皮癌、小細胞肺癌以及大細胞肺癌,台灣每年肺癌新發病例約有12000人,其中約6-7成是肺腺癌。男性肺癌病人約9成以上有抽菸史,女性肺癌,尤其是肺腺癌的病人有8-9成沒有抽菸史,推測與二手菸害、油煙、環境空氣汙染或家族史有關。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黃俊耀醫師。(圖/台北慈濟提供)
黃醫師指出,有8成的患者因為長期咳嗽、咳血,甚至癌細胞轉移造成骨頭疼痛,就醫才發現是無法開刀的晚期肺癌。肺癌一、二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將近6成,但三、四期患者則低於2成,各國醫藥界對於肺癌的防治投入很多心力,治療方式日益多元發達。
上述這位李女士沒有吸菸史,2009年確診肺腺癌第四期,左肺腫瘤轉移到骨頭且有胸腔積水。經過基因突變的檢測,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呈現陽性,適合以標靶藥物治療。2010年開始服藥,骨頭的癌細胞、胸腔積水逐漸消失,持續服藥至今,腫瘤縮小,而且幾乎沒有皮膚疹、腹瀉、甲溝炎等副作用,存活已超過7年。
▲李女士標靶治療前後的骨骼掃描,黃圈顯示腫瘤轉移點。(圖/台北慈濟提供)
黃醫師表示,標靶藥物對於EGFR陽性的病人控制率可達7成;EGFR陰性的病人則適合傳統的化學治療,控制率約5成。他建議肺癌的高危險族群,例如每天1包菸持續20年或每天2包持續10年,以及父、母方家族超過三位以上罹患肺癌者,建議接受高解析度低輻射的高階電腦斷層掃瞄(HRCT)。統計顯示,透過HRCT的早期篩檢,有2成的病人能及早被發現。
黃醫師說,健保的癌症重大傷病卡效期5年,有些晚期肺癌患者因為病情控制穩定,已經換發第二張了,存活超過8-9年而且過著正常的生活甚至可以出國旅遊。他呼籲,不論遇到什麼樣的病人,只要醫師為病人多思考一些,量身打造治療計劃,都能讓病人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不要因第四期或高齡就放棄治療。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