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雲

脊椎手術「護架」健保幫付20% 納自付差額特材今年下半實施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圖/記者洪巧藍攝)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資料照。(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退化性椎間盤疾病、脊椎滑脫治療所需的「特殊功能及材質脊椎間體護架(CAGE)」自費使用價格昂貴,健保署今(26)日表示,健保會已通過CAGE可以自付差額方式納入健保給付,健保會出總費用的20%,患者自付80%以減少負擔,新制預估下半年上路,1年約1萬人次受惠,健保新增支出約2.5億元至3億元。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受訪表示,CAGE主要用於治療嚴重的退化性椎間盤疾病,或者是脊椎有嚴重的滑脫,護架可以幫助植入的人工骨,增加融合率又可以降低沉降率,提升整體病人的治療成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育文指出,健保過去全額給付的CAGE材質為聚醚醚酮(PEEK),可使用術式比較受限,而近年來持續有鈦金、混合材料等製成CAGE,適用術式較多元、融合性較佳,已在臨床上廣泛運用,也因此,健保署研議納入健保,但因為費用較高,需求人數多,經過專家會議等討論,認定符合一定條件者可以用差額給付方式來減輕民眾負擔。

依照自費醫材比價網數據,目前醫療機構向病人收取自費CAGE金額的中位數約落在5萬4450元至19萬6550元之間,後續經健保共擬會核定特材費用降至4萬4205元至12萬6055元。

昨日健保會討論決定差額給付CAGE由健保付費20%,民眾自付80%,依此換算,未來健保給付金額約在8841元至2萬5211元之間,也就是說,民眾仍需自己負擔約3.5萬至10萬元的金額。

黃育文也提到,相關差額給付需經事前審查,並附上X光、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影像資料,在頸椎部分的適用對象,包含椎間盤廣泛切除者、屈曲及伸展之X光顯示椎間有不穩定者,以及單一頸椎節段限用一個頸椎脊椎間體護架。至於腰椎部分,則是有不穩定脊椎、椎間盤X光有真空現象、脊椎變形導致嚴重疼痛及藥物治療無效、椎孔外椎間盤突出有神經根壓迫做椎體間融合、進行長節段脊椎骨間融合最尾端等共計8種情形可用。

健保現行可以自付差額的特材包含義肢、人工心律調節器、冠狀動脈塗藥支架、人工髖關節、人工水晶體、特殊材質生物組織心臟瓣膜等11類別。黃育文表示,CAGE在取得健保會同意後,後續還需報請衛福部核定,再經預告、公告等程序,今年下半可望上路,成為第12類自付差額特材。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