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雲

疫情升溫2醫院破百人等住院 專家:有症狀別衝急診先去診所

▲台南新樓醫院急診護理師迅速反應,協助倒地不起的病患,迅速送入急診處,急診醫療團隊成功搶救轉入加護病房。(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新冠疫情升溫,各界擔心急診人力會吃不消。(圖/記者林東良翻攝新樓醫院畫面)

記者邱俊吉/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攀升,醫護人力緊繃又沒有明顯改善,不少人擔心急診會塞爆,對此專家說,根據觀察與疾管署資料,這波疫情引發肺炎的風險較低,症狀劇烈到須至急診搶救的機率較小,各大醫院在端午連假也無急診壅塞情形,面對即將來臨的疫情高峰,民眾有疑似症狀宜先前往診所,以免醫院「塞車」,也降低感染機率。

根據健保署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急診即時訊息,在今天上午11時左右,全台各醫學中心急診等待住院人數超過100人的醫院有林口長庚、台大醫院2家,超過50人的有高雄長庚、成大、高醫等3家,其餘均未達50人,而經常被外界視為急診壅塞指標的台大,早上雖一度向119通報滿載,但在10時許已不再通報,且等候推床人數為零,沒有塞爆跡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急診人潮,台灣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維恭說,近期急診病人雖多,但屬「擁擠」而非「壅塞」,前者指的是短時間內人潮湧入不過流通順暢,後者是指病患需住院卻不僅一時無床可用,還長時間滯留急診;以中醫大附醫為例,目前等待住院的病人數多在20至30人之間,但不表示有20至30人一直卡在急診上不去,而是人流有出有進,持續運轉無礙,如此便不屬壅塞狀況。

陳維恭表示,近期雖有人擔心疫情對於全台急診恐造成壓力,不過臨床觀察尚無此現象,例如中醫大附醫,今年端午假期的急診人潮反略為下降。

此外,陳維恭指出,最近疫情雖上升,但確診者的症狀普遍較輕,發燒、肺炎、心肌炎等較為嚴重的個案明顯減少,住院需求降低,對急診的衝擊相對緩和。

對於疾管署評估疫情會一路上升至7月,陳維恭則說,民眾若察覺有疑似症狀如咳嗽、喉嚨痛等但不嚴重,建議先至診所就醫,再由醫師判斷是否需轉診,將可減少不必要的急診就醫壓力,也有助真正急重症患者獲得及時救治。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