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同樣食物,有人沒事有人狂拉? 醫:諾羅病毒挑人感染

▲諾羅病毒活躍季節,應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使用肥皂勤洗手。(示意圖/達志影像)

文/常春月刊

不少人在餐廳吃完飯後紛紛出現腹瀉、嘔吐的症狀,這很可能是諾羅病毒在作怪。但令人奇怪的是,同桌一起吃飯,有人「拉到腿軟」,有人卻完全沒事,甚至一點不舒服都沒有。這樣的情況讓人困惑,難道病毒會挑人下手嗎?其實,答案跟大家的基因有很大關係!

你的基因決定你會不會中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諾羅病毒是不是會感染你,甚至讓你拉肚子,跟一個叫FUT2基因的東西有關。簡單來說,這個基因負責腸道裡的一種「開門密碼」──組胺血型抗原(HBGAs),但是每個人的基因變異不一樣,造成這個抗原會不同。

如果你的FUT2基因密碼是較常見分泌型(Secretor),這表示你的FUT2基因功能正常,腸道會製造這個密碼,病毒一看到就能輕鬆入侵,所以分泌型的人更容易感染,特別是最強的GII.4型病毒株。但如果你的FUT2基因變異是較少的非分泌型(Non-secretor),你的基因會讓腸道「不開門」,病毒就進不去,對GII.4型病毒有很強的天然免疫力。

不過,非分泌型也不是對所有的病毒株都免疫。有些其他病毒株,比如GII.3型或GI.1型,還是可能攻破你的防線。所以,即使是非分泌型的人,也不能完全掉以輕心。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同一桌吃飯,有人拉肚子拉到崩潰,有人卻一點事都沒有。這不是運氣好,而是天生基因不同的關係!

如果是分泌型的人,該怎麼預防?

對分泌型的人來說,面對諾羅病毒就得特別小心了。雖然基因沒辦法改,但我們可以靠好習慣來降低風險,以下這些小撇步一定要記住:

1、少吃生食:像生魚片、生菜沙拉,或是沒煮熟的貝類,都可能帶有病毒。外出用餐時,選擇熟食更安全。

2、勤洗手:吃東西前、上完廁所後一定要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搓滿20秒,確保徹底清潔。

3、環境要消毒:諾羅病毒可以在環境表面存活好幾天,廚房、餐桌、廁所記得用含氯的消毒劑定期清潔。

4、遠離感染者:如果家人或朋友感染了,記得避免密切接觸,並且對他們碰過的東西進行徹底消毒。

如果真的不小心中招了,最重要的是補水!喝點口服補液鹽或清淡湯水,幫助身體恢復,避免脫水。

降低感染諾羅病毒機率 預防還是最重要

雖然基因會影響你是不是容易感染諾羅病毒,但大家都可以靠好習慣來防範病毒。不管是分泌型還是非分泌型,做好清潔、避免高風險食物,都是防止病毒入侵的關鍵。

張家銘強調,我們沒辦法改變自己的基因,但可以改變生活方式。從勤洗手、少吃生食,到定期清潔環境,每一步都能大幅降低感染的機會。未來,隨著基因研究和疫苗技術的進步,對抗諾羅病毒的方式會越來越精準。但在那之前,我們能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健康防線。

延伸閱讀:
·諾羅病毒在「這1物品」可活超過70天!你每天都在碰 醫曝這招徹底殺菌
·中了諾羅病毒怎麼好得快? 營養師認證「3飲食吃法」加速恢復:1食物最推薦

關鍵字: 常春月刊 諾羅病毒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