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身上這一顆」解密 醫:卡介苗!

▲疾管署圖解接種「卡介苗」後會出現的身體反應。(圖/疾病管制署)

記者陳俊宏/綜合報導

您手臂上也有小時候接種卡介苗留下的疤痕嗎?泌尿科醫師顧芳瑜分享原因,因為是「皮內注射」。

顧芳瑜近日拍片,被問到為什麼每個人身上都會有這一顆東西?他提到,這個就是卡介苗,其他疫苗不會有那一顆,大部分疫苗都是直接注射肌肉,但卡介苗比較特別,要打皮內注射,會讓疫苗液體在皮膚底下造成發炎反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台灣為什麼一定要打卡介苗?顧芳瑜解釋,因台灣曾經肺結核比較盛行,國家公衛政策希望大家都預防,可是這個疫苗是很古老的疫苗,所以有一些國家會覺得成效不彰,或是他們肺結核數量真的很少,所以寧願不打這個疫苗。

▼卡介苗。(圖/記者洪巧藍攝)

▲▼卡介苗,疫苗。(圖/記者洪巧藍攝)

疾管署表示,接種卡介苗,主要是為了避免幼童因感染結核菌發生嚴重結核病(例如結核性腦膜炎等),導致死亡或嚴重神經學後遺症,因此卡介苗接種是國際上多數國家採行的結核病防治策略。

疾管署指出,卡介苗接種部位一般在接種後2至3個月,會自動癒合結痂,留下一個膚色小疤痕;研究顯示,未接種卡介苗的嬰幼兒,罹患結核性腦膜炎的風險是有接種者的47倍(我國未接種卡介苗嬰幼兒,結核性腦膜炎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152.5例)。

如果接種卡介苗後未留疤?疾管署說,少部分嬰幼兒在完整接種卡介苗後,未產生結節或疤痕,如有明確接種紀錄者,可不需再接種一次卡介苗。

關鍵字: 卡介苗 顧芳瑜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