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湯血壓狂飆釀意外!醫曝「4種NG行為」別做 吃完藥下水會出事

▲溫泉。(圖/取自Pixabay)

▲醫師表示,泡湯一定要注意補充電解質,且時間不要過久。(圖/取自Pixabay)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冬天氣溫下降,不少人選擇泡湯暖身,但有不少意外也因此產生。明星周星馳電影的御用丑角李建仁,就因泡三溫暖,出現身體不舒服,隨後頭痛暈倒,經搶救後仍造成右半邊癱瘓。對此,醫師提醒,有2種高風險族群一定要注意;一般人在4種情況下也不要輕易下水,且泡完湯要記得補充電解質,不要泡太久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在《健康2.0》指出,泡三溫暖時,高血壓及低血壓這2個是千萬要小心的高風險族群。她提到,熱湯與冷湯交替時,會出現血管突然放鬆跟收縮的情況,也會導致本來就高的血壓,會發生瞬間飆高的情況。至於低血壓的部分則是因為,坐著泡熱湯時血壓會更低,如果突然站起來,血壓會從心臟到頭頂,造成頭暈目眩,也可能因此昏倒撞到頭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欣湄說,除了2種血壓問題,還有些人喜歡在泡湯時喝杯清酒,但若是身體狀態不好則不建議,可能會誘發暫時性低血壓的情況。

▲▼溫泉,洗澡。(圖/免費圖庫pakutaso)

▲醫師指出,吃太飽、太餓或喝完酒等情況下,不要立即前往泡湯。(圖/免費圖庫pakutaso)

博仁醫院副院長康志森則說,以某種程度來說,泡湯是一種「懶人運動」,因為會流汗、新陳代謝好,只是要防範汗流得過多,導致流失太多電解質,血糖也因此降低。而日本文化通常在泡完湯喝點冰牛奶,也是因為泡熱湯時水分蒸發得較厲害,喝點冰的可以稍微降溫緩和,同時補充能量及熱量。

另外,康志森也提醒,有4種情況也不建議一般人去泡湯,像是吃太飽、太餓、剛喝完酒或是剛吃完藥。他解釋,剛吃飽會讓皮膚充滿血液,導致胃的血液變少,可能會出現不適;太餓則是因為血糖、血壓降低;至於吃藥則是擔心泡湯時間剛好處在藥效發作期,可能會造成意外。

關鍵字: 健康2.0 泡湯 陳欣湄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