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雲

工程師吃冰塊牙裂 醫示警夏天「牙齒健康3大殺手」

▲▼保冷箱,飲料,冰塊。(示意圖/達志影像)

▲醫師示警,夏天咬冰塊可能導致牙齒受傷。(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吃冰塊小心牙裂!一名竹科工程師熬夜修改程式,習慣一邊咀嚼冰塊解壓,某個深夜忽然「啪」一聲,就醫檢查發現已是牙裂。醫師指出,除了吃冰塊之外,夏季「牙齒殺手」還包括「含糖氣泡飲料」與「酒精」飲品。

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同時也是台大醫院口腔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張添皓指出,該個案就診時表示右上顎劇痛,竟無法正常咀嚼,就診時牙齒表面已出現細小裂痕,在持續咀嚼冰塊下瞬間擴大,波及牙髓神經,差點演變成牙根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添皓醫師指出,冰塊、含糖氣泡飲、酒精都是「牙齒殺手」,純二氧化碳氣泡水酸度約 pH5,影響較輕,但若加檸檬酸、果汁和糖分後,酸性可低至pH4以下,長期飲用,甚至喜歡含著飲料,更易使琺瑯質被酸蝕,牙本質暴露敏感,然而手搖飲大多有大量糖分,蛀牙風險倍增。

▲夏日解暑新危機,3飲食少碰,以免牙齒付出代價。(圖/張添皓醫師顯微根管治療中心提供)

▲醫師提醒夏天牙齒三大殺手。(圖/張添皓醫師顯微根管治療中心提供)

至於冰鎮啤酒或調酒,張添皓醫師說,除了上述說的過冰的飲料會過度刺激牙髓神經外,酒精本身會抑制唾液分泌,削弱口腔自淨能力,加上喝得太醉嘔吐、以及醉後常忘記刷牙或無意識咀嚼冰塊,蛀牙與牙裂問題更難避免。

張添皓醫師建議,民眾想消暑可改以常溫飲品為主,氣泡飲盡量選無糖款,若喝含糖飲料時,切勿長時間持續間斷喝,以及在口中含太久,最好是並於10至20分鐘內喝完,然後以白開水漱口後立即刷牙。

張添皓醫師強調,夏天高溫刺激下,人體容易忽略咀嚼壞習慣與飲食細節,一旦牙齒出現裂縫、敏感或疼痛,可能已經潛藏更深層的牙髓問題,最好的保護方法仍是「正確刷牙+使用牙線+定期檢查」,並養成不咬冰塊、不讓含糖飲料在口中停留過久的飲食習慣。

關鍵字: 冰塊 牙齒健康 牙裂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