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雲

失智症初期易誤認是老化 醫曝「2大關鍵」有助延緩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國內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罹患失智症,引發社會再度對失智症的重視。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指出,失智症初期症狀如忘東忘西,常被誤會是老化、退化,多數人警覺度不夠,除了越早發現越好,想延緩失智症退化的兩大關鍵就是「動腦、運動」。

頭皮,頭髮,頭皮屑,抓癢。(圖/達志/示意圖)

▲失智症至今仍是無法治癒的病症。(圖/達志/示意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甄瑞興指出,一般失智症分兩大塊,第一是退化性失智症,也就是常聽到的阿茲海默症,占失智症患者中約6成,另一個就是血管型失智症,占大概2到3成,在過去20幾年失智症的照顧中,因為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很多家屬對於照顧失智症患者都感到無奈和痛苦,國際間也一直不斷在研究藥物,但失智症至今仍是無法治癒的病症,除了延緩,還是延緩。

根據澳洲運動生理學家和美國蒙特梭利對延緩失智的建議指出,運動和健腦是最重要的關鍵。甄瑞興說明,失智症就是腦中的「海馬迴」萎縮,而根據美國研究發現,積極中度運動和認知功能訓練,可有效改善海馬迴的退化,研究更發現失智症患者長期穩定運動,海馬迴反而有增厚的現象。

因失智症患者是高齡疾病,且很多人都合併中風症狀,很多家屬認為運動很難做到。對此,甄瑞興指出,其實失智症的運動就是因人而異,不用很激烈,只要每天維持中度運動,以有出汗、微喘和心跳加速為主,每天大概做30分鐘,或每週至少150分鐘,可以依個人狀況分次做,只要維持運動,就有助刺激和增進腦部記憶功能。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