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雲

神內招51人只來38人 醫嘆「中南部特差」向衛福部求助

醫師、醫生、醫院、醫護人員、診療、檢查、問診、看診萬用圖、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台灣醫療環境讓醫護詬病,連醫師也開始陸續離開職場。(圖/達志影像)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台灣醫療環境讓醫護詬病,連醫師也開始陸續離開職場,更有除了急診科以外的科別出現人力荒。有醫師轉發社群截圖「無法收治腦中風者」等訊息。對此,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雙和醫院副院長陳龍今(9)日表示,神經內科今年預計招收51人只來38人,學會今晚將緊急與雲嘉南地區6位醫師視訊開會,將提出相關建議要求衛福部協助。

該訊息內容列出無法收治病人的條件,寫道「本群組為動脈取栓轉診平台,病人需確認中風,臨床或影像懷疑大血管阻塞,非tPA(血栓溶解劑)諮詢櫃檯,NIHSS(腦中風評估量表)<6等非適應症者,勿在此群組發文。」、「醫院若無神經科人力,無法收治腦中風者,請直接聯絡他院急診轉院,勿在此群組發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訊息最後也提到「非常抱歉,以上措施非嘉長獨善其身,而是重症醫療崩盤的下下之策,感佩還留在重症最前線的各位,也請帶回給各醫院高層和政府高層,正視腦中風醫療崩壞,善待願意留下的各位!並歡迎轉發,鼓勵投書The Lancet。」而該訊息最後署名嘉長神經科黃彥筑敬上。

針對此一事件,陳龍表示,處理急性腦中風患者屬於高張力的工作,相當耗時耗人力,雖然這幾年健保提高醫師的醫療給付,也放寬救治標準,不過需要處理病人的量也越來越多,不只治療,需要評估的病人量也增加,大醫院醫師幾乎需要隨扣隨到,有一些中小型醫院人力不足,很多醫師門診看到一半就要緊急跑到急診處理。

而這次嘉義長庚神經內科的公告,陳龍直言,量能其實沒有想像這麼多,嘉南地區大部分轉診,南邊會送成大、奇美,北邊會送嘉義長庚、雲林台大、柳營奇美,因為主治醫師得24小時評估,如果一直有病人送過去,一定會發生這種問題。

陳龍也透露,神經內科今年要招51個住院醫師,一開始只招到38名新血,中南部招收得比較差,過去雲嘉南也有某家醫院向學會求救,就算薪水開的好也沒人,這已經不是薪水的問題,是需要著重在減輕醫師壓力和改善制度,給再多錢也絕對不會比外面的多,政府砸錢必須砸在刀口上。

除了雲嘉南之外,包括屏東、花蓮、台東等地的醫師量也不太夠。陳龍強調,學會今晚會跟雲嘉南地區的6名醫師視訊開會,看有沒有可以幫忙的地方,也會討論提出相關建議要求衛福部協助,甚至不排除召開公聽會。

衛福部部長邱泰源今被問及此事時,則回應「我想他們是在群組做最好的協調」,人力要用在刀口上,衛福部也很關心各科,尤其是急重症,如果各地有缺乏,都會盡力協調和彌補。

關鍵字: 神經內科 醫療人力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