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雲

失智症不只忘記!BPSD恐致幻覺暴躁 宜及早介入治療

圖文/NOW健康

60多歲林先生於退休後,成為多元計程車司機,繼續賺錢,2、3年前記憶力明顯退化,忘東忘西,只能辭去工作,但回家不再做家務,幾乎不出門,少與人互動,還出現幻想、幻覺、暴躁等行為,經家人陪同就醫,確診為失智症。

人口老化使得失智症患者逐年增加 及早介入治療可避免出現BPSD失智行為

老年人口變多,失智症患者逐年增加,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除了透過藥物延緩惡化速度,輕度失智症患者亟需社會資源支持,如果病情嚴重,則需依賴長照體系及養護機構,政府應該提供更多的資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年來,衛福部逐年編列「發展失智社區照護服務」預算,112年度為10.5億元,113年度11.02億元,藉由及早介入,避免患者進入「精神行為症狀」(BPSD)失智行為,讓照顧者身心俱疲。

除了影響記憶力與認知功能,失智症患者還常出現妄想、幻覺、暴躁或遊走等「情緒與行為問題」(BPSD),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發現,超過6成失智症患者曾出現至少1項BPSD症狀,且隨著病情進展,症狀發生率逐步提高。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積極建構失智照護服務網絡 已布建12家失智共照中心

針對BPSD失智個案,台灣失智症協會建議,政府應於社區建置跨團隊的BPSD專門照顧小組,評估後安排後續照顧,如使用藥物、改善居家環境等,藉此降低照顧者的負擔,減輕壓力,避免失智照顧的人倫悲劇。

長照司於去年起,試辦權責型失智據點,委請社區醫院承辦,針對BPSD症狀明顯的患者,提供穩定情緒的照顧處方箋;為延緩失智症患者病情惡化,並在照顧資源中導入認知促進、遊戲、課程設計等,希望透過「非藥物處方箋」協助失智患者及其家屬。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近年來積極建構失智照護服務網絡,共已布建12家失智共照中心、51處失智據點、2處權責型失智據點,在社區中即時提供失智個案適切照護建議與資源轉介,安排認知促進活動及照顧者支持服務,強化失智症社區照護。

若失智個案有長照服務需求 可撥打長照專線1966將有專人到府評估

在家人陪同下,林先生定期至北市權責型據點,在職能治療師引導下,參與藝術創作與認知桌遊,不僅在活動中找回成就感,也願意與他人互動。在1對1與團體的陪伴中,學習表達自我、建立自信,經常笑口常開,減輕家人許多負擔。

台北市有豐富多元的失智症照護資源,有需要者可瀏覽「台北市政府失智症服務資源網」,了解從預防到照護的失智資源與服務。此外,若失智個案有長照服務需求,可撥打長照專線1966,將有專人到府評估可以使用的服務。如有相關疑問,亦可撥打1999市民當家熱線(外縣市民眾請撥打02-27208889轉1875)進一步了解。


更多NOW健康報導
▸今夏濕熱有感!濕疹、汗皰疹易爆發 中醫教你改善方法
▸子宮抹片檢查前別做這些事! 醫解析CIN與癌變的距離

關鍵字: NOW健康 失智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