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透過縮胃手術減重46公斤。(圖/醫院提供)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34歲的王先生體重高達131公斤,因病態性肥胖導致糖尿病前期、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及膝蓋疼痛,需長期服藥控制,嘗試飲食控制和運動都無法減重,最後進行縮胃手術,成功減重46公斤。醫師提醒,肥胖與多種慢性疾病密切相關,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肥胖列為一種疾病,可能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甚至縮短6至7年的壽命。
王先生身高185公分、體重131公斤(BMI 38.3),因體重始終無法下降求醫。亞東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吳建明醫師評估後,決定進行「腹腔鏡袖狀胃切除合併雙通道胃小腸繞道手術」(俗稱縮胃繞腸),術後第三天即順利出院,術後一年體重降至84.8公斤,成功減重46公斤,不僅擺脫糖尿病前期與高血脂問題,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膝蓋疼痛也改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建明說,減重方法眾多,包括飲食控制、運動、藥物治療及手術等,各有優缺點,單靠飲食與運動減重往往難以維持,藥物治療雖有效,但停藥後體重易回升,甚至可能變得更胖,近期流行的胃鏡縮胃手術雖有一定效果,但費用較高且效果不及減重手術,因此目前比較能長期維持的減重方式仍是微創腹腔鏡減重手術,但術後仍需搭配良好的飲食習慣及規律運動,才能確保減重效果長期維持,避免體重回升。
目前健保規範BMI 37.5以上或BMI 32.5 以上且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疾病的患者,可經醫師評估後由健保給付接受手術治療。吳建明提醒,肥胖不僅影響外觀,更與多種慢性疾病密切相關,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中風、睡眠呼吸中止症,甚至可能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因此有肥胖問題的人,建議要就醫檢查身體狀況。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