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雲

8歲女童內褲驚見血跡!醫一看已有性早熟症狀 飲食習慣釀禍

▲▼體重計。(圖/CFP)

▲兒童肥胖影響多,可能導致青春期提前,進而影響身高發育,甚至增加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圖/CFP)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一名8歲女童,家長發現她的內褲裡有血跡,趕緊帶來就醫,檢查發現她不僅BMI高達22.2(大於95百分位),已達肥胖標準,還出現脖子後方暗沉、乳房發育等性早熟症狀。家長原以為她只是「肉肉的」,未特別留意這些異常變化,差點錯過黃金治療期。

收治個案的初日診所小兒內分泌暨減重專科醫師王律婷說明,詢問女童飲食習慣,她從小就偏愛高糖、高油、高精緻澱粉食物,如早餐多以吐司、饅頭配調味乳;放學後則愛吃雞蛋糕、麵包或餅乾當點心且正餐幾乎不吃青菜。長期攝取過多熱量、缺乏膳食纖維,導致她的體重遠超出生長曲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律婷進一步解釋,體內脂肪過多,會使瘦素濃度升高,可能會促使兒童提早進入青春期,尤其女孩影響更為明顯。根據一篇刊登在《BMC pediatrics》期刊上的研究,超重或肥胖兒童發展中樞性性早熟(CPP)的風險約為正常體重兒童的兩倍。過量的瘦素也可能加速生長板的密合,影響身高。

許多人誤以為「小時候胖不是胖,長大會抽高」,王律婷表示,根據世界肥胖聯盟官方期刊《肥胖評論》研究顯示,兒童或青少年時期肥胖的孩子,成年後持續肥胖的機率高達五倍。此外,肥胖還可能導致青春期提前,進而影響身高發育,甚至增加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預防兒童肥胖應從飲食、運動、睡眠三方面著手:

1、吃對不吃多:選擇高營養、低糖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D、鋅、鈣、魚油與葉酸,尤其早餐至關重要,可降低胰島素阻抗並提升學習表現。

2、建立運動習慣: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一小時以上。可選擇跑步、腳踏車等有氧運動,或透過跳繩、足球等鍛鍊肌力。

3、10點前就寢:充足睡眠不僅有助於記憶與學習,也影響生長發育。學齡兒童與青少年應確保每晚10點至早上7點的睡眠時間,以降低肥胖風險。

王律婷強調,孩子的成長發育與全家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家長若能共同參與健康生活,孩子的改變效果會更顯著。例如,全家一起學習「211飲食法」,選擇天然原型食物,培養良好飲食習慣。言教不如身教,當家長願意做出改變,孩子的健康一定會更好。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