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帶」看健康!醫解析「4種顏色」:1狀況恐是陰道炎

私密處,下體,陰道。(圖/記者李佳蓉攝)

▲女性的陰道的分泌物可以反映出身體健康狀況。(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女性的陰道分泌物可以反映出身體健康狀況!中醫師指出,陰道分泌物俗稱白帶,正常的白帶可以幫助維持陰道濕潤與健康,異常的病理性白帶通常會有不同的顏色出現,主要可分為「透明色、乳白色、灰白色、黃綠色和血褐色」,其中只有透明色屬於正常狀態。

中醫師羅凱陽說明,白帶是女性隨著月經週期,體內激素濃度改變,刺激陰道分泌物所造成的,一般來說,可以透過白帶的顏色來判斷身體狀況,「透明色」白帶呈現些微黏稠狀,屬於正常狀態,但若是「乳白色」呈現「豆渣狀」,可能同時會有黏稠、搔癢紅腫破皮等症狀,這常見在黴菌性陰道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灰白色」白帶是水狀稀薄,會有臭味、感到搔癢或刺痛,常見細菌性陰道炎;黃綠色是泡沫狀,且會有霉味及腥臭味,會感到發炎發熱,常見滴蟲性陰道炎;非經期的褐色或帶血色會有血味、膠質狀或液態,非經期非排卵期有血絲,常見黴漿菌或淋病或癌症相關等疾病。

而在治療上,中醫對應白帶的症狀類型可分為以下4種:

1.脾氣虛型:白帶呈現透明或白色,量多質清,容易疲倦時白帶更多、脹氣、軟便。治療以健脾益氣,去濕為主。

2.腎陽虛型:白帶呈現透明或白色,清水狀,容易腰痠、夜尿、下腹冷痛、怕冷、手腳冰冷等。治療以溫補腎陽,固澀止帶為主。

3.腎陰虛型:白帶呈現黃色或紅白相兼,陰部搔癢或灼熱感覺,容易潮熱盜汗、口乾舌燥等。治療以滋陰降火,清熱止帶為主。

4.肝經濕熱型:白帶呈現黃綠色或豆腐渣狀,陰道灼熱或搔癢且明顯異味,常見陰道發炎或子宮發炎等,容易出現下腹疼痛、抽痛等。治療以清熱利濕止帶,疏肝理氣為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