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公斤胖弟罹患脂肪肝,與日常飲食、作息不正常有關。(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台南一名10歲陳小弟因感冒就醫,檢查發現體重竟達50公斤、BMI25已屬於肥胖體位。醫師進一步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赫見肝臟「一片白亮亮」的異常影像,確診脂肪肝。經問診發現,弟弟愛吃白飯、炸物,一天一杯手搖飲,從安親班返家後常打電動打到深夜才睡覺,也沒有運動習慣,導致脂肪都堆積在肝臟,進而影響健康。
收治個案的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急診兒科主治醫師張毓珊指出,台灣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根據106~109年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國小到高中學童體重過重及肥胖比例已達30%左右,遠高於鄰近國家。她說,兒童過重及肥胖不僅影響外觀,還可能引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此外,也會造成低自尊、焦慮、憂鬱症,甚至恐遭受校園霸凌等問題,進一步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
▼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急診兒科主治醫師張毓珊。(圖/奇美醫院提供)
張毓珊表示,許多台灣父母仍抱持「小時候胖不是胖」的觀念,甚至認為是累積之後抽高的本錢,但這是錯誤想法。她引述研究說明,肥胖兒童未來成為肥胖成年人的機率,是正常體位兒童的5倍,且肥胖還與性早熟有關,使得孩子提早進入青春期,縮短身高增長的時間;對女孩而言,肥胖恐增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風險,進而影響未來的生育能力。
張毓珊強調,兒童肥胖的成因與遺傳、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相關,如頻繁外食、吃速食、攝取高熱量與含糖飲料等,加上長時間使用3C產品、缺乏運動及睡眠不足等,都是導致兒童體重失控的重要因素。她呼籲,家長應以身作則,減少外食與高熱量食物的攝取,鼓勵孩子飲食均衡,適度減少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多從事戶外活動及運動,以促進健康發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