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損失加重失智風險!專家揭5警訊 及早用助聽器可減少退化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冠華分享聽力損失研究。(圖/記者洪巧藍攝)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冠華分享聽力損失研究。(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聽力損失是引發失智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醫師指出,聽力損失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功能退化問題,但如果能及早使用助聽器可以減緩,甚至如果是本身有合併一些神經退化疾病,助聽器能減少48%失智症退化風險,而且不是聽不到才要用,只要造成生活困擾,例如溝通上聽不清楚,容易誤會他人意思,就應該及早就醫治療評估。

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隨人口老化速度加快,聽力健康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更與失智症風險息息相關,而早期檢測與預防能有效降低失智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冠華表示,聽力損失是退化、老化過程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會出現,且聽力損失的嚴重程度和失智症風險成正比。現在已經了解及早使用助聽器能扭轉神經退化功能問題,如果本身就是合併有一些神經退化疾病,助聽器的功效會更顯著,能夠減少48%失智症退化風險。

陳冠華說明,2023年美國醫學會 JAMA Neurology 期刊即指出使用聽覺輔具可以降低19%認知功能下降風險。而有聽力損失的失智症患者戴上助聽器後,短期內可以增加3%的認知功能分數,有效降低憂鬱症狀,對聽力損失的個案建議早期診斷、早期介入、定期追蹤。

▲▼醫師呼籲及早使用助聽器可降低失智風險。(圖/記者洪巧藍攝)

▲醫師呼籲及早使用助聽器可降低失智風險。(圖/記者洪巧藍攝)

中華民國聽力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祕書長蔡鋕鑫指出,聽力損失和退化是不可逆的,因此助聽器的介入時機對聽損者相當重要,聽力損失一般在30至40分貝左右時便會逐漸影響到日常溝通與生活品質,輕度聽損時應考慮使用助聽器。

蔡鋕鑫也提到,對於某些聽力損失風險較高的族群聽力檢測特別重要,例如50歲以上的成年人、長時間處於高分貝環境的工作或聽音樂者、或曾有耳疾或耳朵感染者。

蔡鋕鑫提醒,生活中簡單就能發現聽損的警訊,如果發現您或您的家人看電視、講電話越來越大聲,也有「聽不到」、「聽不清楚」或是「聽不懂」的狀況時,就要開始注意聽力健康,尋求專業聽力檢測,並且積極採取行動。

台灣失智症協會副秘書長陳巧宜指出,因為失智症與聽力的關聯性強,預防失智除了維持頻繁社交互動、多動腦、多運動之外,聽力障礙與視力喪失等因素也不可忽視。

陳巧宜提醒,在與患有失智症的家人溝通時,須注意說話內容盡量簡短清楚,善用肢體語言,如果聽力受損時也需要配戴易操作、音質好以及耐用的輔具。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