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1飲食習慣」好傷身 醫曝研究:心血管疾病風險增13%

▲三寶燒臘飯,餐盒,外食,紙盒。(圖/記者趙于婷攝)

▲研究指出,便利的容器對健康有潛在威脅。(示意圖/記者趙于婷攝)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叫外送是現代人很習慣的飲食方式,但醫師指出,研究發現,每周叫1到2次外賣的人,其體內平均會累積約170到638種塑膠微粒,糞便中PET(聚酯)微粒含量是少用者的3.5倍,長期高頻率接觸這些塑料產品,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增加13%。

醫師黃軒在臉書指出,便利的容器不僅製造了大量塑膠垃圾,還可能將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帶入飲食中,對健康構成潛在威脅,有研究追蹤2000名受試者發現,每周叫外賣5次以上者,糞便中PET(聚酯)微粒含量是少用者的3.5倍,而外賣使用這些塑膠容器盛裝熱食,會使其塑膠代謝產物,尿液中的雙酚A濃度上升2到4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在人類數據中發現,高頻率接觸這些塑料產品,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了13%。而動物實驗也顯示,長期接觸這些外賣盒,會改變腸道菌群,引發發炎反應和氧化反應,導致心肌損傷和心血管疾病。

黃軒最後也建議,想減少外賣塑膠微粒攝入,要避免使用一次性塑膠餐盒,改用玻璃、不鏽鋼、陶瓷容器,可選擇PP(聚丙烯)5號塑膠,相對較耐熱,較不易釋放塑膠微粒。

另外,也要避免高溫接觸塑膠,避免微波加熱塑膠容器,可改用玻璃碗,避免將熱食直接放入塑膠盒,可先倒入碗盤再食用。

關鍵字: 餐盒 便當盒 塑膠袋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