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蛋免怕!營養師推「4替代食物」補滿蛋白質 1盒豆漿=2顆蛋

▲▼雞蛋營養價值。(圖/Unsplash、Pexels)

▲不少民眾反映買不到雞蛋。(示意圖/Unsplash、Pexels)

記者楊晏琳/綜合報導

國內各大通路出現缺蛋現象,不少民眾哀號超商、賣場都買不到蛋。營養師建議,若買不到雞蛋,可暫時改吃豆腐、雞胸肉、蝦子等優質蛋白質,度過這段「蛋荒期」。

雞蛋是街邊小吃、餐桌美食都少不了的重要食材。營養師曾曉珊在「食似營養/營養師·飲食計畫·增肌減脂·疾病食療」指出,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包含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須胺基酸,屬於「優質蛋白質」來源,另含有維生素D、維生素B12、鐵質等,營養價值豐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曉珊營養師提醒,蛋白質是身體建構重要成分之一,不論是增肌或減脂,都需要攝取足夠蛋白質。若買不到蛋,建議可改吃以下4種優質蛋白質來源:

1. 豆腐/豆干

傳統豆腐每4小格=1顆蛋;黃豆干約1.5片=1顆蛋。

2. 豆漿

超商普通豆漿1紙盒=2顆蛋;濃豆漿1紙盒=3顆蛋。

3. 雞胸肉

市售即食包1包=2~3顆蛋。

4. 蝦子

蝦子3~4隻=1顆蛋。

▲▼蝦子、剝蝦、熟蝦。(圖/取自pixabay)

▲蝦子、雞胸肉等都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圖/取自pixabay)

推薦替換

外食族群:改吃超商豆漿、雞胸肉即食包、包裝滷味豆干
備餐族群:改吃傳統豆腐、蝦/蝦仁、豬里肌
老年族群:改吃嫩豆腐、傳統豆腐、濃豆漿。

曾有謠言指出,吃蛋會造成膽固醇飆升。不過曉珊營養師澄清,人體膽固醇70%都是自行合成,雞蛋並非造成膽固醇過高的兇手;高膽固醇者應減少飽和脂肪與增加纖維攝取為佳。

若是吃素的民眾,營養師高敏敏建議,缺蛋期間可多交替食用各種植物性蛋白質,例如碗豆搭配毛豆,或黃豆搭配藜麥,有助胺基酸種類更完整。且植物性蛋白質的脂肪及膽固醇還更低。

除了注意蛋白質攝取來源外,高敏敏表示「優先順序」也很重要。她推薦以豆製品為優先選擇,再來是魚肉、海鮮,然後雞蛋,最後才是肉類。一旦蛋白質攝取不足,容易出現肌少症、傷口易感染、疲倦無力甚至免疫力降低等症狀,呼籲國人能更好運用食物代換,以達到營養均衡。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