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腦炎主要病媒蚊為三斑家蚊及環蚊家蚊。(圖/疾管署提供)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疾管署今(16)日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嘉義縣大林鎮50多歲男性,近期無國外旅遊史,6月6日出現症狀,6月9日因發燒未緩解且意識改變,經通報及採檢確診日本腦炎,目前住院治療中。疾管署表示,個案住家附近有水稻田、溝渠、豬舍等高風險場域,平日從事畜牧業工作,住家附近及工作場域附近感染可能性的均無法排除。
疾管署指出,該個案6月6日出現全身不適症狀,6月7日因發燒就醫,6月8日持續發燒並出現精神煩躁不安二度前往就醫,6月9日因發燒未緩解且意識改變收治住院治療,後經醫院通報及採檢確診日本腦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監測資料顯示,台灣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6至7月為流行高峰,2021至2024年全國同期確定病例數分別為5、4、7及10例,以40歲以上成人較多,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提醒民眾應提高警覺,不可掉以輕心。
台灣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無明顯症狀,有症狀者會有頭痛、發燒等症狀,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等,甚至昏迷或死亡。
疾管署提醒,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我國幼兒常規接種時程為出生滿15個月接種第1劑,間隔12個月接種第2劑,提醒民眾應按時帶家中適齡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疫苗。此外,住家或活動地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的民眾應落實防蚊,如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可前往旅遊醫學門診評估自費接種疫苗。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