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雲

醫推孕期「穴位調養」舒緩不適 自製「1茶飲」緩解孕吐

孕婦,懷孕,大肚子。(圖/達志/示意圖)

▲醫師建議,孕期間可適度按摩舒緩不適。(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不少女性在孕期都會面臨孕吐等不適症狀,尤其現代人越來越晚生育,高齡懷孕更需要特別照護。對此,中醫師周宗翰指出,除了可透過中醫輔助調養之外,也建議孕期間可適當做「6部位」的穴位按摩幫助緩解不適和安胎,早期若有孕吐、噁心頭暈及緊繃焦慮等症狀,則建議可以自製「生薑紅棗茶」幫助緩解。

周宗翰指出,近年高齡懷孕比例增加,通常指35歲以上才成功受孕,隨著生理機能退化,子宮老化與生殖機能下降,無論是母體自身的健康或是胎兒穩定成長都需要特別照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齡懷孕的生理狀態及子宮盆腔狀態相對年輕時不穩定,照護上除了需要更細心外,也建議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飲食方式、規律的運動及諮詢專業中醫師做調養。

另外,周宗翰也建議,高齡懷孕可按「6大穴位」幫助緩解不適、調理氣血、安胎保健,須注意避免按壓容易引起宮縮的穴位如「三陰交穴、合谷穴、至陰穴」等,按摩強度宜輕柔,避免用力過猛,懷孕早期前三個月時慎重按摩,有流產史者應諮詢專業中醫師,若出現宮縮、腹痛等不適,立即停止按摩。

【安胎養血、改善氣血循環穴位】

1.關元穴(肚臍下約4橫指)
功效:補腎固本、提升氣血、穩定胎氣。
按摩方法:輕柔按壓或溫敷,每次3-5分鐘,早晚各一次。

2.足三里穴(膝蓋下方3橫指、脛骨外側)
功效:補脾健胃、增強免疫力、緩解疲勞。
按摩方法:輕揉或順時針按壓5分鐘,每天1-2次。

3.血海穴(大腿內側,膝蓋內上方3橫指)
功效:活血養血、改善貧血、減少腿部水腫。
按摩方法:輕柔按壓3-5分鐘,每天1次。

【緩解孕期不適穴位】

1.內關穴(手腕內側2橫指,兩筋之間)
功效:緩解孕吐、胃部不適、焦慮失眠。
按摩方法:用拇指輕輕按壓,持續3-5分鐘,每天2次。

2.太衝穴(腳背,拇指與第二腳趾間的凹陷處)
功效:舒緩壓力、改善頭痛、穩定情緒。
按摩方法:輕按或順時針揉5分鐘,每天1次。

3.湧泉穴(腳底中央前1/3處,腳掌最凹陷處)
功效:補腎安神、改善睡眠、緩解腿部疲勞。
按摩方法:輕柔按壓3-5分鐘,可搭配溫敷或泡腳。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