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雲

新冠連7周上升 醫「傳染力大增」示警3族群

▲▼喉嚨痛,咳嗽,狂咳,氣喘,過敏,支氣管,食道,扁桃腺,感冒,流感,生病。(示意圖/記者趙于婷攝)

▲新冠疫情持續升溫,許多人確診出現喉嚨痛症狀。(示意圖/記者趙于婷攝)

記者陳俊宏/綜合報導

新冠疫情連續7周上升,上周就診突破4.1萬人次。對此,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提醒,主要流行株病毒NB.1.8.1傳染力大幅提升,傳播速度比早期病毒株快上2到3倍;目前重症與死亡風險雖較過去降低,但對嬰幼兒、免疫力較弱或具慢性疾病史的族群,仍不可掉以輕心。

疾管署27日公布上周新冠就診破4.1萬人次,增幅達113%;另上周新增102例重症、19例死亡,雙創今年單周新高。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預估高峰6月底至7月初,屆時單周就診恐達15-20萬人次,呼籲民眾踴躍接種新冠疫苗,進入醫院診所機構、搭大眾運輸建議戴口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昌騰27日在臉書說,新冠變異株NB.1.8.1來勢洶洶!兒童防護不可鬆懈!在最新通報中,最年輕的重症個案是一名 1個月大的本國籍男嬰,病童於5月底出現咳嗽、流鼻水、發燒等症狀,並且出現呼吸急促與肺部發炎情形。

吳昌騰指出,病童檢驗結果為流感陰性,COVID-19陽性,並發現血氧下降、二氧化碳滯留,進一步出現「酸中毒」現象,緊急轉入加護病房治療;目前病童已住院約7天,生命徵象穩定,仍持續在加護病房接受監護,呼吸功能尚未完全恢復。

▼端午防新冠!民眾自主戴口罩建議。(圖/疾管署提供)

▲▼端午節新冠防疫衛教。(圖/疾管署提供)

吳昌騰表示,近4周的病毒基因定序結果顯示,在台灣本土COVID-19病例中,NB.1.8.1占比約45%,為目前主要流行株;NB.1.8.1是Omicron亞型病毒的一支新分支,具備以下重要特性:

1、傳染力大幅提升

根據流行病學監測,NB.1.8.1的傳播速度比早期病毒株快上2到3倍,目前已成為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東南亞的主流病毒株。

2、免疫逃逸能力強

此變異株攜帶兩個關鍵突變(Q493E與A435S),使得病毒能有效「閃避」人體原有的免疫記憶,即使曾接種疫苗或曾感染者,也有可能再次染疫。

3、整體致病力較低,但對高風險族群仍具威脅

目前重症與死亡風險雖較過去降低,但對嬰幼兒、免疫力較弱或具慢性疾病史的族群,仍不可掉以輕心。

吳昌騰提到,根據兒科急診室觀察確診兒童病人的臨床症狀,NB.1.8.1的臨床表現大多為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多輕微,與一般感冒或輕度流感相仿,常見於兒童的症狀包括:

1、低燒(多數體溫低於38.5℃)。

2、喉嚨疼痛(部分病童表現為劇烈刺痛)。

3、倦怠感、肌肉痠痛。

4、流鼻水、輕微咳嗽。

吳昌騰說,即使NB.1.8.1整體致病力偏低,但在社區高度傳播的背景下,仍須積極做好防護,特別是家有嬰幼兒的家庭,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1、 密切觀察孩子症狀變化

出現高燒、喘促、精神不振等異常,應盡早就醫。

2、 居家休息、避免群聚

確診後請充分休息,避免外出,必要時務必佩戴口罩。

3、 完成疫苗接種

符合資格的兒童應依接種時程完成COVID-19疫苗施打,以降低重症風險。

4、 與其他病毒做鑑別

如體溫高於39°C,較可能是流感;如症狀以鼻塞、打噴嚏為主,可能是鼻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

關鍵字: 新冠 吳昌騰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