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提醒,心悸可能是「隱性高血壓」的症狀。(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36歲的簡先生長期有「心悸」與「臉潮紅」的困擾,經常感覺有股熱氣從體內往上衝,心跳也會莫名飆到每分鐘130下,苦惱的四處求醫。經過檢查才發現,每當臉潮紅發作時,血壓高達150/100mmHg,確診為「隱性高血壓」。醫師示警,此種高血壓讓病人誤以為自己沒有高血壓而疏忽治療,長期下來,可能比一般高血壓更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收治該病例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電生理科鍾偉信醫師指出,高血壓是國人所熟知的三高疾病之一,大多數病人診斷高血壓是藉由診間血壓計或是用居家血壓計測量,但與大多數高血壓相反,在亞洲族群中約有10~20%病人具有「隱性高血壓」 (Mask Hypertension) ,也就是病人在醫院量的血壓皆為正常,但卻在平時的生活中呈現高血壓的症狀。
鍾偉信說,研究發現,隱性高血壓可能與情緒壓力、工作環境及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有關,目前治療方式與一般高血壓相似,包括血管張力素抑制劑、鈣離子阻斷劑、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與利尿劑。
然而這些藥物對於年輕病人可能帶來副作用,且多數無法直接調節交感神經的活性。因此現今也有「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手術過程中,利用心導管微創技術將電燒導管放入腎動脈內,以射頻消融來降低交感神經活性,該手術也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具有較少副作用。
至於該如何注意自己是否有隱性高血壓? 鍾偉信指出,隱性高血壓病人常在醫院測得正常血壓,但日常生活中可能有「頻繁的頭暈、疲勞、心悸、臉潮紅」等症狀。建議可透過以下方式自我檢測:
1.使用居家血壓計:每天固定時間測量血壓,尤其是在壓力大、情緒波動時。
2.監測身體狀況:留意是否有不明原因的頭痛、心悸或胸悶,並記錄發作時間。
3.進行24小時血壓監測:可向醫師諮詢是否需要透過攜帶式血壓計記錄全天血壓變化。
4.定期健康檢查:即使在醫院血壓正常,也應定期回診,確保血壓穩定。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