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上吐下瀉!醫慘冒「2症狀」:今年諾羅讓你一次擁有

上廁所,便祕,便秘,尿尿,馬桶,脫褲子。(示意圖/記者林緯平攝)

▲醫師自曝感染諾羅病毒,不只上吐下瀉,還出現發燒、肌肉痠痛。(示意圖/記者林緯平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小兒科醫師林哲民透露,這週自己疑似感染「當今最潮的諾羅病毒」,第一天微燒、全身無力畏寒、脹氣、手腳些許痠痛,發燒加上肌肉痠痛讓他以為得了流感,但快篩一驗是陰性,隨後才陸續出現腸胃極度不適等症狀。他苦笑地說,「過去病毒型腸胃炎除了典型上吐或下瀉,較少伴隨發燒,更少有肌肉痠痛,今年諾羅讓你一次擁有。」

林哲民醫師在粉專Dr. Jimmy 林哲民醫師發文自嘲,「要了解疾病,最快的方法就是自己得到疾病(盡量不要)。」並指自己疑似感染諾羅病毒,先是微發燒、全身痠痛無力,接著就開始腸胃極度不適、肚子絞痛、嘔吐腹瀉,食慾降到最低。他勉強喝些等滲透壓液體,補充糖分、水分度過一天,再搭配腸胃藥物治療與清淡飲食,苦熬3天慢慢恢復正常飲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哲民表示,過去的病毒型腸胃炎除了典型的上吐或下瀉症狀,較少伴隨發燒,更少有肌肉痠痛,但「今年諾羅讓你一次擁有」。他藉此提醒,諾羅大流行的原因是其傳染力極強的特性,只要10顆以上病毒就可以致病。此外,患者的嘔吐物與排泄物都充滿病毒,一不小心碰到就有感染風險。

▲▼持續腹痛、長時間慢性腹瀉 、血便、發燒、莫名原因貧血等5大警訊,就應該要特別注意。(圖/門諾醫院提供,下同)

▲醫師警告,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少量病毒就能致病。(示意圖/門諾醫院提供)

林哲民分享病毒性腸胃炎6大注意事項:

1.即使是同樣病毒造成的腸胃炎,症狀也因人而異,有人先吐後拉,有人又吐又拉,有人只吐不拉。

2.嘔吐比腹瀉麻煩,強力嘔吐會連水分都無法補充,能不能少量喝水且不吐,是需不需要就醫治療的關鍵。

3.急性期可加倍補充益生菌,盡快恢復腸道正常菌叢,益生菌沒有服用過量的問題。

4.腸胃發炎食慾一定會下降得很明顯。同理,如果食慾正常,得到腸胃炎的機率很低,必須考慮其他健康問題。

5.腹瀉會造成腸黏膜受損,黏膜是吸收水分與養分的重要構造,完全復原需要7天,因此腸胃炎7天內的飲食都要特別注意,否則很容易形成慢性腹瀉。

6.腸胃炎飲食要少量多餐和清淡,但更寬鬆的腸胃炎飲食是「可以鹹,不要油」 。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