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一天要浣腸3~4次,每個月都要補貨2箱浣腸劑。(示意圖/記者林緯平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便秘是現代人文明病,根據統計,全台有超過525萬人深受其害。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分享,一名很年輕的髮型設計師,從青少年時期就愛用浣腸劑「通便」,現在一天需浣腸3~4次才能排便,每個月需要購入1、2箱浣腸劑回家用,透露「這樣排便很輕鬆,不需要用力」。此舉讓醫師猛搖頭,並示警長年使用浣腸劑的後果,是造成排便能力喪失。
張振榕醫師在粉專《張振榕醫師的健康相談室》發文指出,在門診中,慢性便秘一直是很常見的惱人問題,其中一名髮型設計師讓他印象深刻。他表示,該名患者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以浣腸劑幫助排便,好奇詢問對方「為什麼年紀輕輕需要使用浣腸劑?」得到的回答竟是「這樣排便很輕鬆,不需要用力。」
出乎意料的答案讓張振榕聽了好無奈,藉此提醒,長年使用浣腸劑的後果,造成男子「喪失自己排便的能力」,也慢慢地對藥物產生耐受性,導致患者現在一天需要浣腸3~4次才能順利解便,且每個月都需要補貨購買1~2箱的浣腸劑回家使用,忍不住直呼「實在太可怕了!」
▼長期使用浣腸劑,恐喪失自己排便的能力。(示意圖/記者郭世賢攝)
張振榕也衛教改善便秘的秘訣,讓大家順暢不卡屎:
1.調整飲食習慣:纖維攝取的黃金比例為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2:1。非水溶性纖維來源包括燕麥、全麥麵包、堅果、深綠色蔬菜等;水溶性纖維來源則有奇異果、帶皮蘋果、秋葵、柑橘類等等。纖維攝取量要逐步增加,每天總攝取量建議為25~30克,應循序漸進,避免初期引起腹脹。
此外,還要多喝水,每日飲水量應達1000~2000毫升,只吃纖維不喝水,便秘反而會惡化。
2.建立規律排便習慣:要有固定的排便時間,最好選擇腸道蠕動最活躍的早晨、早餐後。同時不要忍便意,應養成立即排便的習慣,避免延遲。
3.增加身體活動量:每天進行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
4.嘗試益生菌、益生元:要補充益生菌,可選擇含乳酸菌或雙歧桿菌的發酵食品。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