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種人不適合喝氣泡水! 身體5警訊=水喝太少了

▲減重,水,氣泡水。(圖/pixabay)

▲大量氣體進入胃,可能會誘發胃食道逆流。(示意圖/取自pixabay)

文/常春月刊

根據好市多公司發給會員的信中說明,賣場中的一種義大利氣泡水,由於部分商品(製造日期 2023.05.26和2023.05.27)可能有瓶身脫模以及漂浮塑膠異物的現象。賣場已經立即將所有商品下架,並啟動自願性召回。這是好市多繼莓果、起司出問題之後,又傳出氣泡水也出問題。

氣泡水不是人人都適合

氣泡水是一種碳酸飲料,通常是無色或淡色的液體,其中包含二氧化碳,這使得飲料在打開時產生氣泡。氣泡水有時也被稱為氣泡飲料、汽水或碳酸飲料,它可以是無味的,也可以添加自然或人工的風味劑,如檸檬、柳橙、薄荷等,以增添口感和風味,因為帶有清新的氣泡感,可以單獨飲用,也可以與其他飲料或酒混合。

雖然氣泡水能增加口感,但當大量的氣體進入到胃裡面,再逆向經由食道排出過程,可能容易誘發胃食道逆流,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飲用氣泡飲,將常脹氣或胃酸過多的人建議盡量少飲用。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喝單純的白開水,是比較健康且沒有負擔的。

水喝太少,身體發出5警訊

人體有70%都是水,當身體缺水時,最明顯的除了尿液變成黃色、汗水減少之外,就連便便也變得乾硬、難解,口臭更是無法避免,除此之外,身體還會發出哪些缺水的警訊?

1.便秘、解便不順

便秘不算是種疾病,但卻是臨床很常見的症狀,尤其是女性,更容易有這樣的困擾,主要包括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乾結、排便困難等,只要上述症狀同時存在兩種以上,就算是便秘。上班族忙起來,常常忘記喝水或久坐不動,這些都是造成便秘的危險因子,而且根據統計,多數便秘患者都屬於不愛喝水的族群,再加上不愛活動,導致腸胃道蠕動減緩,以致解便不順或便秘。

▲喝水示意圖。(圖/記者李佳蓉攝)

▲水分不足時,可能會導致皮膚變乾、沒精神等。(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2.皮膚變乾、細紋多

體內水分夠不夠和皮膚表現出來的狀況關係很大,這從坊間開架式保養品中,多數強調保水、保濕功效,就可以看得出來。含水充足的肌膚,呈現水噹噹的Q彈剔透,缺水的肌膚則會變得乾燥,有老化、鬆弛或細紋等現象,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了好幾歲。

3.沒精神、全身不舒服

水喝得不夠多,會影響新陳代謝,導致精神不佳,稱為「辦公室症候群」。有時候會出現全身酸軟、呼吸不順、喘不過氣,或是頭暈目眩等類似感冒的狀況,總之,老感覺全身不對勁。於是很多人開始病急亂投醫,家醫科、耳鼻喉科、心臟內科……,醫院每一科繞了一圈,檢查之後又都沒有問題,最後才找到問題的癥結點,一顆藥都不用吃,只需要多喝水就好,原來是缺水影響了新陳代謝造成的。

4.眼屎多、眼瞼又乾澀

很多缺乏水分的人,容易產生眼屎,加上現代人大多長時間盯著手機、電腦,眨眼的次數太少,辦公室又多有空調,室內空氣乾燥,導致眼睛表面的水分減少,初期可能感覺眼瞼乾澀,之後惱人的眼屎就會悄悄「出沒」。

5.小便灼熱、容易有結石

隨著天氣逐漸熱起來,因泌尿道發炎而求診的人數也多了起來,患者常自述感覺小便時有灼熱感,或有尿意卻尿不多。這是因為夏天溫度高,流汗機會比較多,要是忘記補充水分,很可能就造成泌尿道感染。

水喝太少還可能引發結石危機,痛起來可是會要人命的。許多人都知道要補鈣,必須在年輕時儲存骨本,但若是每天補鈣,卻沒有喝足量的水,等於種下結石的危險因子。

 

 

延伸閱讀:
氣泡水取代白開水可以嗎? 小心造成「2種疾病」:常打飽嗝要注意
邊吃東西邊說話、嚼口香糖...肚子脹氣怎麼辦? 打嗝、放屁這些食物不能再吃!症狀持續3天以上恐是癌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性能力強不強「握手就知道」!泌尿醫證實:是真的

性能力強不強「握手就知道」!泌尿醫證實:是真的

男人性能力好不好,「握手」就知道?南韓全南國立大學(Chonnam National University)多年前測試結果發現,男性握力每增加5公斤,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就降低18%,顯示握力越強、性能力表現越強。泌尿科醫師陳昭安近期以該研究為主題拍攝影音打趣地說,「女生找對象前,記得先握手」。而被問到握力與性能力間的關係,醫師們也證實了。

2024年05月02日 20:18

台大李建璋獲愛迪生獎金牌!創新界奧斯卡 賈伯斯、馬斯克也得過

台大李建璋獲愛迪生獎金牌!創新界奧斯卡 賈伯斯、馬斯克也得過

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被譽為創新領域的奧斯卡獎,包含蘋果創始人賈伯斯、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都曾獲獎。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教授李建璋今年獲得愛迪生獎金牌肯定,堪稱台灣之光。他開發「HoloXMed」讓病人影像資料變成元宇宙全息投影,可以用於困難診斷的多重創傷、手術規劃、病人手術解說、遠距會診等,突破傳統醫療模式,臨床應用也相當廣泛。

2024年05月02日 19:48

「吃飯1習慣」不改!糖尿病風險恐增 醫示警了

「吃飯1習慣」不改!糖尿病風險恐增 醫示警了

現代人生活緊張又緊湊,三餐老是吃得匆忙、狼吞虎嚥,要靜下心來好好吃一頓飯是奢侈的事。前美國芝加哥榮民醫院心臓加護病房主任謝安民指出,人體的胃約需要20分鐘才能提醒大腦有飽足感,若吃得太快,容易吃下遠比預期份量還要多的食物,不僅容易引發肥胖、消化道問題外,甚至會誘發糖尿病的發生。

2024年05月02日 19:29

AZ疫苗首認引發罕見血栓 疾管署:過去審議已有救濟!也可重提申請

AZ疫苗首認引發罕見血栓 疾管署:過去審議已有救濟!也可重提申請

外電報導指出,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簡稱AZ)首度在法律文件中承認,AZ新冠疫苗在「極罕見」的情況下可能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TTS)。疾病管制署表示,我國疫苗受害救濟過去已對接種AZ疫苗後出現該情況的個案核予救濟;而已經完成審議個案,後續若發現有新事證,可於5年內重新提出申請。

2024年05月02日 18:57

身體1狀況「提早飄老人味」!營養師:顯老還增癌症、失智風險

身體1狀況「提早飄老人味」!營養師:顯老還增癌症、失智風險

肥胖會造成許多健康問題,尤其一個部位的脂肪過多,不僅會顯老,還可能提早出現「老人味」,甚至增加罹患三高、癌症、失智等疾病風險,死亡率也會提高,不可輕忽。

2024年05月02日 18:04

喝酒就臉紅「器官癌變」風險高!醫教你1招自測「酒精不耐症」

喝酒就臉紅「器官癌變」風險高!醫教你1招自測「酒精不耐症」

喝酒就臉紅不是代謝好,而是身體給的警告!醫師指出,其實有近半數台灣人天生沒有喝酒的本錢,根據2021年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基因體資料顯示台灣約47%的人口具有酒精不耐症,比例為全球最高,若想要檢測自己是否有酒精不耐症,可將酒精棉片貼在手臂內側靜置20分鐘,如「皮膚出現泛紅」則可高度懷疑,準確率約70%。

2024年05月02日 17:58

變性門檻高!全台第1起跨性男「未手術」性別變更 5月底宣判

變性門檻高!全台第1起跨性男「未手術」性別變更 5月底宣判

跨性別男性尼莫在未摘除性腺器官情況下,要求變更性別登記,今(2)日於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召開言詞辯論庭,歷經約半小時審理,審判長宣布終結辯論程序於5月30日宣判,此案將會是台灣第一起跨性別男性在未手術情況下,要求變更性別登記的判決。

2024年05月02日 17:02

北市「行愛住宿長照機構」開幕!導入「智慧床墊、電子尿布」

北市「行愛住宿長照機構」開幕!導入「智慧床墊、電子尿布」

「臺北市立行愛住宿長照機構」今(2)日開幕,為北醫大體系設立的首家住宿型長照機構,導入「智慧床墊、電子尿布、智慧圍籬、人臉辨識」等智能設備,並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就醫資料整合及提供24小時遠距醫療服務。

2024年05月02日 16:08

杜絕紫外線傷害!中醫師提醒眼睛也要防曬 「5種護眼蔬菜」內調外養最好

杜絕紫外線傷害!中醫師提醒眼睛也要防曬 「5種護眼蔬菜」內調外養最好

紫外線一年比一年強,一年四季都要防曬已經是民眾的常識,大部分的人都記得皮膚防曬,卻忽略眼睛也需要保護,結果造成眼睛傷害。夏季到來戶外活動頻率增加,京華中醫鄒瑋倫醫師在直播中提醒民眾眼睛也需要防曬,紫外線對眼睛構造的傷害不容小覷,並教大家除了物理性的防曬,還有食材保養眼睛的方法。

2024年05月02日 14:43

撒30萬動腰椎手術!骨釘全打滿「下肢還是無力」 醫:開錯地方了 

撒30萬動腰椎手術!骨釘全打滿「下肢還是無力」 醫:開錯地方了 

彰化1名中年男子半年來因雙下肢無力,先後到兩家醫院自費做了30多萬元的脊椎手術後,不僅無法行走連站也有困難、只能坐在輪椅上度日,轉院到彰基醫院求診,醫師檢查,他5節腰椎骨釘跟椎間盤支架打好打滿,進一步核磁共振,原來是第1到第3胸椎明顯受到壓迫,經院方動減壓手術,現在已經行走自如。

2024年05月02日 14:2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