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看病成絕響 最後一家「健保門診中心」熄燈了!

▲百元看病成絕響,最後一家「健保門診中心」熄燈了!(影/記者呂曉雯製)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陪伴大台北病患22個年頭的健保第二門診中心,將在今(31)日劃上句點,老病患滿是不捨,服務多年的護理師也紅了眼眶。這間位於台北市信義路二段的健保門診中心,全盛時期每年看診量上看40萬人,但如今卻剩下不到15萬。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門診中心結束營運,從健保署從事業機構改制成行政機關那一刻就已註定,原本應在民國104年7月1日結束營運,但在顧及老病患與立委的爭取下,才延宕至今年,雖然過程中多方洽談醫院接手,仍躲不過關門的命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健保門診中心的前身是公保門診中心,民國84年3月1日健保開辦,將公保、勞保合併成全民健保後,當時附設於公保下的6個門診中心全交由健保接管。由於在公保時期公務員生病必須透過門診中心,因此駐診醫師也是從各大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商聘而來,用便宜的掛號費卻能看到名醫,時至今日仍頗受好評。

》為病患2年諮詢5醫院 健保門診中心「接手破局」有原因
》健保門診中心熄燈前 他們為老病患做了「4件貼心事」

▲許多病患都年輕就在這裡看病,一看1、20年。(圖/記者黃克翔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國70年起就在健保第二門診中心駐診的台大醫院皮膚科兼任醫師許郡安表示,到醫學中心看病動輒花上5、600元,但這裡卻只要50元掛號費加上50元部分負擔,加起來才100元,「拿的藥卻一模一樣」,所以民眾才愛來。民國78年加入的前台大醫院內科醫師譚健民則表示,當年能來這裡看診的醫師都很資深,「不是教授就是主任級的」,他當時申請,整整等了3個月才接獲錄取通知。

全民健保承接公保,在民國84年開辦時仍保有花蓮、台南、台中、高雄、台北的門診中心,但當時第一代健保法第56條就規定,健保局接辦6所門診中心,不得再增加,現有的門診中心則要在健保開辦1年後,評估是否續存。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圖/記者黃克翔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法條就為後來門診中心結束營運,留下一個伏筆。」蔡淑鈴表示,因為門診中心與醫院處於競爭關係,一直以來都有「球員兼裁判」的爭議,因此不主張保險人再行開設醫療機構。

民國86年起,門診中心開始第一波關門潮,花蓮門診首當其衝,在民國86年7月1日先行關閉,緊接著是台南與台中,分別在民國90年元旦及民國93年2月1日結束營業。接下來就遇到健保改制,從事業機機關改成行政機關,「當時重新申報組織規程時,行政院就把健保下設門診中心的規定直接廢除,民國99年正式改制,門診中心就沒有存在的依據,行政院也勒令餘下的門診中心要在3年與6年內結束營運」。

》在健保門診中心服務30年 老醫師「不鼓勵」病患再找他
》健保門診中心在「醫療一級戰區」 為何病患還是愛來?

▲病患在健保門診中心1樓大廳等候領藥。(圖/記者黃克翔攝)

蔡淑鈴提到,配合行政院規定,高雄門診中心在民國101年12月31日結束、位於台北市公園路的第一門診中心,也如期在第六年、104年7月1日關閉,原本第二門診中心也應在同年底熄燈,「因為這是最後一間了,外界存有很多的期待,所才我們又努力了1年半,協商醫院接手,但還是談不攏,只能在4月報請行政院協商結果,遭核准在半年後熄燈」。

健保門診中心近10年來,每年平均服務人次約26萬人,每月平均服務2.2萬人次。健保署企劃組陳美杏專委表示,近5年來門診中心的看診人數其實不如以往,民國102年還有23萬人,至105年就剩下18萬人。門診量減少,也讓營運出現問題,門診中心主任施志和表示,光是99年至102年,虧損金額就高達5680萬元,直到103年起大幅裁減門診量,才終於轉虧為盈,截至9月共賺200多萬元。

▲健保第二門診中心近10年來看診人數統計。(表/記者嚴云岑製)

78歲的程奶奶罹有糖尿病、高血壓,在健保門診中心看診10年多,對於聯合門診中心熄燈,她直呼可惜,「這裡看診真的滿方便的,以後不知道要去哪裡看」。72歲的連奶奶也是20多年的老病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的她,表示自己的病很多地方都看不好,「這裡又便宜,給的藥也比較好」,未來可能會跟著醫師,改到台大看診。

▼第二門診中心護理長從公保時期開始服務近40年,對於門診中心的結束滿是不捨。(圖/記者黃克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