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腎臟病」的查詢結果共 451 筆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去年5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即將要滿1年,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至今年2月底已經申報2041件,又以肺癌、攝護腺癌、卵巢癌最多。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5)日表示,正著手讓N..
2025年04月25日 15:36:0075歲陳先生罹患膀胱癌、慢性腎臟病3B期患者,左邊的腎臟已經萎縮到只有7.78公分,腎臟功能下降。前陣子因為手腳冰冷、疲倦、容易喘,被確認是腎性貧血。除既有西醫治療,他也尋求中醫協助,透過服用清熱消炎..
2025年04月18日 14:28:00代謝科醫師陳潔雯提醒,如果你曾經有這4種症狀,像是吃完容易昏昏欲睡、凌晨3點常常醒來、常常腰圍比體重更難控制,那麼你可能已經處在代謝失衡的前期!
2025年04月09日 06:21:00衛福部桃園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教授蔣智宏與陽明交大藥理所副教授張婷婷領導研究團隊,在慢性腎臟疾病血管併發症治療上取得重大進展,該團隊發現臨床上用於治療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藥物Febuxostat,在動物實驗上..
2025年04月08日 18:40:00腎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但在台灣慢性腎臟病總病患人數超過200萬人,洗腎率更是世界第一。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了一名56歲女病患的案例,她在左腎切除後,右腎又出現腫瘤,病情已達末期,不過她在接受常規..
2025年03月30日 20:09:00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去(2024)年累積315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定病例創下5年新高。醫師指出,肺炎鏈球菌感染不僅威脅性命,也會對身體各器官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疾管署已經在本月10日擴大公費肺鏈..
2025年03月27日 17:36:00一名患者因腎衰竭接受腎臟移植,但不幸發生排斥,導致仍需洗腎,且短短1個月就失明,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患者是「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aHUS)」。醫師指出,aHUS屬於發病又急又快的罕病,半數患者首次發作..
2025年03月26日 13:27:0057歲張先生,本身有第二型糖尿病服藥10多年,近期血糖控制不佳,醫師鑒於他飲食衛教成效不佳,建議先安裝連續血糖監測儀,暫時未調整用藥,三個月後回診情況已有改善,再過三個月糖化血色素已經控制達標,且這半..
2025年03月19日 11:34:00根據國內調查顯示,將近4成糖尿病患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糖尿病,直到出現多吃、多喝、多尿及體重減輕的典型症狀,或是皮膚搔癢、手腳麻木、陽痿、傷口癒合不良等原因就醫,才發現罹患糖尿病。
2025年03月16日 19:41:00你以為抽菸只傷肺部和心血管嗎?腎臟科醫師王婷翊指出,菸品對腎臟的傷害一點也不輸其他器官,尤其是5大傷害,包括腎臟硬化、提升高血壓風險使腎臟壓力更大、惡化糖尿病腎病、增加罹腎癌風險,以及影響腎移植成功率..
2025年03月16日 13:51:00慢性腎臟病早期通常無明顯的症狀,而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國民健康署(簡稱國健署)響應3月13日世界腎臟日,呼籲民眾透過運動、健康飲食、戒菸、謹慎用藥、控制三高等「護腎8招」降..
2025年03月15日 19:06:00腎臟病素有「隱形的殺手」之稱,由於其早期症狀不明顯,人們常常容易忽略這個重要器官的健康問題。3月13日是「世界腎臟日」,醫師提醒民眾需注重腎臟病的早期訊號,例如晨尿泡沫散不去、雙腿按壓後留有「小坑」,..
2025年03月13日 12:48:00腎臟常常被許多人忽視,直到病變發生,才意識到它的重要性。醫師指出,腎臟病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等到出現疲倦、水腫、食慾不振等表現時,通常已是病情中晚期,建議可藉由「泡、水、高、貧、倦」5狀況來及早辨別腎..
2025年03月11日 13:01:00慢性腎臟病早期通常無明顯的症狀,根據衛福部成人健檢資料顯示,有多達15%的受檢者有腎功能異常問題,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是導致疾病的主要原因。國健署呼籲,民眾可透過運動、健康飲食、戒菸、謹慎用藥、控制三..
2025年03月08日 16:47:00今年47歲的林小姐在18歲那年突發嚴重腹瀉,還檢查不出病因的時候,家人以為是中邪「煞到」,甚至嘗試民俗療法喝草藥,最後輾轉不同醫院檢查,終於在台北榮總檢查出慢性腎臟病,但沒辦法接受1周3次的洗腎,因此..
2025年03月05日 19:00:00心臟內科醫師林謂文透露,一名女公務員只要壓力一大就愛吃甜食,靠著整個抽屜的糖果、餅乾紓壓,直到突發頭痛、頭暈、頸部僵硬求診,發現患有嚴重高血壓,當時開立5種藥物才控制住血壓。不過,女子後來因嫌吃太多藥..
2025年02月23日 20:18:00不少婆婆媽媽炒菜時喜歡大火爆炒激發鍋氣、香氣四溢促進食慾。不過,無毒教母譚敦慈不建議這麼做,她分享自己都以「冷鍋冷油水炒菜」,先在鍋內加油,再陸續放入青菜和水後才開火,等到鍋中開始冒泡、冒蒸氣時拌一拌..
2025年02月21日 13:24:00網路長久有流傳「吃一顆普拿疼,會殘留在身體5年,有人經痛時就吃普拿疼,30歲就洗腎。」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日旅達人林氏璧在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臉書專頁指出,網路謠言根本是沒有根據的說法,普拿疼是存在..
2025年02月20日 11:23:00台灣的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逐年攀升,但是只有約1成的病人知道自己腎臟有問題。醫師指出,腎臟健康常常受到忽視,很多人直到病變發生,才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建議「糖尿病患、痛風患者、長期吃止痛藥者」等8大高危險族..
2025年02月16日 13:52:00花蓮市代表會主席李振瑋急性主動脈剝離過世,享年41歲。醫師無奈表示,讓人想起5年前猝逝的藝人小鬼黃鴻升也是因為同樣疾病猝逝,大家以為離年輕人很遠的疾病卻這樣奪命。其實,近幾年醫界發現,年輕族群發生主動..
2025年02月15日 13: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