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腸炎好發青壯年 「低渣飲食」讓患者少跑廁所好幾趟

腹瀉,腹痛,烙賽,拉肚子。(圖/記者黃克翔攝)

▲慢腸炎好發青壯年,「低渣飲食」讓患者少跑廁所好幾趟。(圖/示意圖/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慢腸炎」是因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造成腸道發炎症狀,若未接受正確治療,發炎反應將持續侵犯腸道黏膜,造成膿瘍或腸道纖維化,最後甚至會出現腸穿孔、癌病變等症狀。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翁昭旼表示,慢腸炎患者常受血便、排便次數過多困擾,建議在症狀嚴重時先使用「低渣」飲食,減少蔬菜攝取,降低腸胃負擔。

翁昭旼提到,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10~40歲的青壯年族群,主要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兩類,共同症狀包括腹痛、腹瀉、血便、體重減輕、發燒等,初期易與腸道感染或腸躁症混淆,基本上都會拖上一段時間才能確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慢腸炎不僅在生理上造成不適,過去也因疾病認知度低,患者難以對外說明自身狀況,頻繁腹瀉與如廁需求,常導致病患在人際、職場上的誤解。

一名就讀幼保系的女大生,就在即將畢業之際發病,不僅因嚴重腹瀉被迫休學,就連在幼稚園打工也受影響,每份工作都無法持久,還被誤解為草莓族,讓她有苦難言。

肚子痛,吃壞肚子,壓力,胃痛,腹痛。(圖/記者李毓康攝)

▲慢腸炎好發於10~40歲的青壯年。(圖/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翁昭旼說,慢腸炎好發於10~40歲的青壯年族群,其中「克隆氏症」的發病原因與遺傳有很大的關聯性,以同卵雙胞胎為例,若有一人有慢腸炎症狀,另一人發病的機率高於60%。

翁昭旼說,慢腸炎成長於社經地位較高家庭的孩童,較容易出現症狀,可能是因為他們從小的暴露的環境「太乾淨」,導致免疫不夠成熟,才容易發病。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吳登強也提到,台灣目前約有6千多名慢腸癌患者,除了基因問題外,環境佔了很大的因素。根據國外研究,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已開發國家,患者數遠高於非洲的開發中國家,有些小孩甚至在1~2歲就發病,只能一輩子服藥控制。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