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錯鞋竟成糖尿病足元凶 專家揭秘選鞋「關鍵」

我們想讓你知道…雖然神經病變還在零級及一級的患者不需要穿特別的糖尿病鞋,但選鞋時還是盡量符合糖尿病鞋的精神。

▲ 糖尿病足病變的前三大直接原因中,鞋子的問題就佔69%。(圖/台中榮總)

● 朱家宏/足踝專科資深名醫

糖尿病足的元兇竟然是這個!面對逐年上升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如何應對糖尿病足已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根據日本東京女子大學的驚人調查資料顯示,糖尿病足病變的前三大直接原因分別是:鞋子的問題佔69%,燙傷佔19%,外傷佔7%。這些發現讓人瞠目結舌!因此,對於糖尿病足患者而言,如何正確判定自己的病徵程度,以及如何挑選一雙適合的鞋子,將成為最重要且迫切需要關注的事項。

糖尿病足護理:徹底清創手術,遠離截肢風險!

當糖尿病足患者不可避免地有了傷口,或甚至有潰瘍的症狀,主要的處置方法就是「清創」,將壞死、感染的組織刮除。如果傷口感染嚴重,軟組織缺損,就可能不得不走到截肢這一步。我常對病人說:「人死不能復生,組織壞死也是一樣。」徹底清創是最基本的,因為若沒有將壞死的組織一次清除乾淨,壞死的組織將成為細菌的溫床,很容易擴大感染到原本健康的組織。所以,清創手術除了必須徹底,也要考慮如何關閉傷口,之後如何穿鞋、穿義肢。無奈,健保是採以量計價的制度,於是許多糖尿病患者淪為某些醫師圈養在牛欄裡的乳牛,定期抓出來擠奶;例如進行清創手術時不切除乾淨,今天處理一下,放回牛欄,明天再處理一下,甚至截肢亦同……,只因手術進行愈多次,健保給付也就可以領得愈多。

▲ 當糖尿病足患者有傷口,或甚至有潰瘍的症狀,主要的處置方法就是「清創」。(圖/記者陳雕文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團隊合作抗糖尿病:醫療轉介制度完善 患者受益無窮!

再加上國內醫療轉介制度未盡完善,以致某些醫師還會抱著「自己養的乳牛怎能讓給別人擠奶」的心態,內科醫師不會轉給外科醫師,外科醫師不會轉給足踝骨科醫師,有時候血管阻塞,還需要心血管外科的幫忙,傷口才有可能好。整體來看,糖尿病應該是一個團隊的病,需要多科的會診與分工合作,病患才能得到較完善的診療。在這樣的大環境底下,患者必須自己建立足夠的知識,能夠自行判斷、找對病症的分科,以免淪為某些醫師所圈養的乳牛,在牛欄裡住很久很久……。

糖尿病足分級指南:專業鞋選擇與醫療監測 維護足部健康!

◆零級

未有任何神經病變現象產生。患者仍可穿一般鞋,不過最好每年進行例行檢查。現階段還不需要藉助於足踝專科診治。

◆一級

以一根小針刺患者相距約0.5公分的皮膚,患者要是無法分辨,以為針是刺在皮膚同一個部位,這就表示患者已經有些微的神經病變。此時患者絕對禁止穿高跟鞋,只能穿運動鞋、休閒鞋。進入這個階段最好能尋求足踝外科專科醫師的積極性指導,每半年檢查一次。

▲ 零級及一級的患者不需要穿特別的糖尿病鞋,但建議以運動鞋、休閒鞋為主。(圖/記者趙禕攝)

◆二級

曾經有一根趾頭截肢或有潰瘍(非足底潰瘍)。這階段的患者必須穿著糖尿病足專用鞋,每四個月檢查一次。

◆三級

曾經傷口破一個大洞,或已經截肢兩肢以上,腳的形狀已經變形。進入這個階段的患者,必須穿著訂製鞋,並考慮找骨科足踝次專科醫師予以協助。此外,還必須每兩個月定期檢查。

糖尿病患選鞋攻略:確保足部健康 五大原則不可忽略!

雖然神經病變還在零級及一級的患者不需要穿特別的糖尿病鞋,但選鞋時還是盡量符合糖尿病鞋的精神。

一、鞋子前面的「趾盒」(放腳趾頭的地方)一定要夠寬夠深,最好可以讓腳趾稍微在裡面活動。許多人合併有爪狀趾,容易在腳趾的背部磨擦鞋子而潰瘍。

二、鞋底要夠軟,但支撐又要夠,以免中足的變形更嚴重。如果已有變形,可能要考慮訂做鞋墊。

三、中身要有鞋帶或扣帶可以調整鬆緊,不可因太鬆而滑動,也不可因太緊而影響血液循環。

四、包住腳跟的部份要夠堅固,不可讓腳跟在裡面晃動,產生更多磨擦。

五、鞋子要夠輕,降低糖尿病者因肌肉無力及攣縮所造成的影響。

▲ 朱家宏著,《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時報出版。(圖/時報出版提供)

●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摘自《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