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就趁現在! 冬令進補祕訣一次公開

▲▼天氣 寒流 低溫 冬衣 保暖 寒冷。(圖/記者屠惠剛攝)

▲寒流一波波接力報到,冬季不養生到了春天就容易受到病邪入侵。(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郭玲綪/採訪報導

寒流一波波報到,讓人想進入冬眠狀態,偏偏還是得上班、上課,以及外出活動,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以及腸胃容易不適的人要多加注意。

涂育維中醫師表示,冬天常有人因為身體莫名不舒服而上門求醫,講求跟著時令保養的中醫認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精」指的是維持生命的能量,如果我們沒有在冬季好好調養身體、養精蓄銳,在來年春天就容易受到病邪入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寒日常養生重點:「不傷陽氣」、「不損陰津」

冬季也是補腎的最佳時節,如果常感覺畏寒、腰膝酸冷、帶下稀多或夜尿多、月經不規則或量少則是屬於「腎陽氣虛」,可多食用桂圓、黑芝麻、核桃、黑豆、羊肉等。如果有失眠盜汗,口乾咽燥,腰膝酸軟,月經過少或崩漏的現象,是屬於「腎陰不足」,可多食用山藥、黑木耳、白木耳、蓮子、百合等。

▲▼山藥雞湯及創意料理。(圖/記者呂佳賢攝)

▲山藥是很好的補腎食材。(圖/記者呂佳賢攝)

冬季保健養生以「不傷陽氣」順應「冬藏」的原則,早睡晚起養陽氣,適當的曬太陽,讓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對於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患者來說,要更加注意防寒保暖,記得戴上口罩、帽子及圍巾,並且注意足部保暖。

「不損陰津」:冬季正是相對乾燥的時期,隨著水氣的減少,人體內的陰液也會容易不足,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攝取水份不夠更易造成血液太濃稠,如果加上血管彈性功能下降,則易誘發心腦血管梗塞等問題。所以要盡可能增加飲水量,不要等口乾後再喝水。每天入睡前和起床後,都要喝幾口溫水。大寒時節,切忌運動過量,出汗太多,避免陽氣隨汗液而出,受到損傷,以微微出汗最好。

涂育維中醫師表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天氣寒冷會使人體血管中的血液流動不暢,甚至引起瘀血阻滯,從而加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機率,也會使身體的筋骨緊繃,引起疼痛和僵硬。
特別提醒在氣溫驟降時要特別注意防風防寒,有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高風險族群,應儘量避免在清晨和晚上出門,以防晝夜溫差引起疾病發作。


睡前「泡腳」、按摩「穴位」祛寒助眠,增加免疫力

腎經起於腳底,腳有無數的神經末梢與大腦緊密相連,所以足部的保暖至關重要,建議腎虛患者可以睡前泡腳20分鐘、按摩「湧泉穴」(位於腳掌底前半凹陷處,也就是從第2、3腳趾趾縫延伸到足跟連線約三分之一處),睡覺時並穿上襪子保暖,來達到養腎固精的作用。

▲冬季養生穴道。(圖/記者郭玲綪攝)

▲按摩湧泉穴養腎固精。(醫師提供)


命門腎火為生命之源,可以用按摩方式來暖腎助陽。容易怕冷的人可以把雙手搓熱,每天花10分鐘按摩熱敷腰部的「命門穴」(位於脊椎上,第二腰椎下方,前方對應肚臍)及「腎俞穴」(命門旁開一寸半,約兩指幅寬)。

▲冬季養生穴道。(圖/記者郭玲綪攝)

▲每天十分鐘熱敷腰部有助暖腎助陽。(醫師提供)

大寒不宜大補 冬季宜補腎

寒冷也容易引起胃腸功能失調,出現消化性潰瘍、胃腸道發炎、消化不良等現象,冬天最常吃的火鍋和藥膳補,可別以為這樣能祛除寒氣,但其實這些都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進補不成反而容易引起腸胃疾病。涂育維中醫師建議,要順應季節的變化,調整為「平補」的方式,適當選擇一些甘味的食物來調和脾胃、補養氣血,像是山藥、南瓜、馬鈴薯、白蘿蔔、紅棗、桂圓、香菇等,並酌量加入有升散性質的食物,如香菜、芥菜、青蔥、生薑等溫散風寒的食物,可防禦風寒的侵擾。

另外如果是體質陽氣偏盛、易便秘和上火的人群,更要注意不宜刻意進補,建議從薑母鴨、羊肉爐、十全大補湯轉為「白蘿蔔燉牛肉」或用「白蘿蔔羊肉湯」或「何首烏雞湯」等平補飲食較適合。

食補方面,除了黑色食物可以補腎,白色食物也有補腎效果。像是山藥,芡實,白果等可以調理脾胃,脾胃吸收好則營養物質才會轉換成提供我們腎氣所需要的精微物質;而紅色的補腎食材就非紅棗與枸杞為主了,枸杞紅棗也有補精血,益肝腎的作用,每周服用一次可以讓我們面色紅潤,精力充沛,減輕疲勞感;另外紅葡萄酒也是很好的補腎食材,紅酒中所含的紅色色素,就是在壓榨葡萄皮的時候釋放出的。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葡萄連皮吃有生津開胃、益氣養血、補肝腎等作用,而從營養分析來看,葡萄含有醣類和維生素C、B1、菸鹼素等,而礦物質則有鈣、磷、鎂、鐵等。睡前喝30cc紅酒可以養顏美容,促進新陳代謝、清除氧自由基、活血化瘀、放鬆身心,幫助激活免疫神經網絡,起到減緩生殖系統衰老的作用。這與中醫所談到的腎氣作用有異曲同工之妙,唯獨本身肝臟有問題的患者,不宜飲酒過量。

▲▼營養師教你「這樣喝紅酒」不過量             。(圖/Unsplash、Pexels)

▲睡前喝30cc紅酒可以養顏美容,促進新陳代謝、放鬆身心。(圖/免費圖庫Unsplash、Pexels)

紅白補腎粥食療

材料

山藥1根(約300克),芡實40克,大米100克,枸杞5g(先泡軟),大棗5顆(剪碎)
做法
1)芡實洗淨後,用清水浸泡2小時。
2)將浸泡好的芡實放入鍋中,倒入1500ml清水,大火煮開後,調成小火煮30分鐘,然後倒入大米繼續用小火煮20分鐘。
3)將山藥去皮切成片,將紅棗,枸杞放入鍋中,再繼續煮10分鐘即可。

▲冬季養生穴道。(圖/記者郭玲綪攝)

▲涂育維中醫師。(醫師提供)

關鍵字: 冬令進補 補腎 養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