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在癢」亂擦藥!少女皮膚皺薄如7旬嬤 非類固醇藥膏助她蛻皮重生

▲▼(業配)異位性皮膚炎衛教倡導。(圖/記者周宸亘攝)

▲「皮在癢」亂擦藥!少女皮膚皺薄如7旬嬤,非類固醇藥膏助她蛻皮重生。(圖/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記者周宸亘攝)

記者嚴云岑/高雄報導

一名少女因為皮膚紅癢脫屑,全身包緊緊,戴著口罩前往醫院就診,醫師乍看體態與皮膚,以為是60至70歲的阿嬤跑錯診間,一問之下才知道她只有10幾歲,因為異位性皮膚炎擦了過多含類固醇藥膏,導致皮膚變皺、變薄,皮下微血管清晰可見,所幸在改用非類固醇藥膏1年後,終於得以蛻皮重生。

小孩總是「皮在癢」,東抓西抓當心了!根據統計,台灣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約17%,約有2成的早發性病童,症狀會持續到成年。依據健保資料顯示,全台每年約有超過15萬20至49歲成人因異位性皮膚炎所苦。患者因為搔癢、脫皮,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社交障礙,併發過敏、中耳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機率也較同年齡孩童高出2.6倍。因此把握童年黃金期積極治療,將有助於減少成年困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業配)異位性皮膚炎衛教倡導。(圖/記者周宸亘攝)

▲高雄小港醫院副院長、台灣兒童過敏氣管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洪志興醫師。(圖/記者周宸亘攝)

收治少女的高雄小港醫院副院長、台灣兒童過敏氣管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洪志興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異位性濕疹」、「異膚」,為遺傳造成皮膚屏障障礙,使得身體充滿發炎介質,當遇上過敏因子後,產生在皮膚上的外顯性疾病。主要症狀有搔癢、脫屑、起疹等,不少嚴重患者都陷入「癢、抓、癢」的惡性循環,嚴重者還可能抓到破皮流膿,引發細菌感染,需要靠抗生素才能抑制發炎。

洪志興提到,異位性皮膚炎雖然為過敏性疾病,但隨著空汙、環境中的污染因素越來越多,儼然已成「文明病」,不僅小小孩發病年齡提早,診間出現的早發性病童也增加。「10年前抱來診間的大多3~4個月大,現在有越來越小的趨勢,不少小小孩1~2個月就被爸媽抱來。」洪志興補充,10~20年前,1歲以下的早發性病童,約佔所有病患的1~2%,現已上升到10~20%。

▲▼(業配)異位性皮膚炎衛教倡導。(圖/記者周宸亘攝)

▲洪志興說明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常見症狀與部位。(圖/記者周宸亘攝)

「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部位大多在臉、耳朵與頸部,嚴重者甚至身上、四肢都有病兆。」洪志興說明,在非類固醇藥膏尚未研發的時期,嬰幼兒來診間也只能開立低劑量類固醇藥膏,但國人對於類固醇常有水牛肩、月亮臉等迷思,導致用藥遵囑性低,影響治療成效。此外,口腔期幼兒若在臉部塗抹類固醇藥膏,也可能有誤食危機,因此非類固醇藥外用藥膏的問世,可謂異味性皮膚炎患者一大福音。

「異位性皮膚炎分為急性期與慢性期,嚴重程度又以病灶面積大小區分。」洪志興說明,如果全身有超過50%以上的皮膚都有紅腫癢症狀,且濕疹面積與嚴重程度指數(EASI)介於80至100分者,就屬於嚴重患者,需要使用到類固醇治療;而病兆占全身面積30至50%、EASI指數介於20至80分者,則屬於中度患者,可在急性期使用類固醇、慢性期使用非類固醇藥膏或口服藥物交錯治療。而輕度患者則是病灶面積在30%以下、EASI指數在20分以下者,可以使用非類固醇藥物加上乳液保養即可。

▲▼(業配)異位性皮膚炎衛教倡導。(圖/記者周宸亘攝)

▲洪志興說明藥膏塗抹方法,僅需輕薄塗在發炎病灶。(圖/記者周宸亘攝)

洪志興表示,過去異位性皮膚炎使用的非類固醇藥物,雖然少了類固醇藥物的廣泛性攻擊模式,但依然會刺激皮膚,尤其在急性期擦在患部時,會造成灼熱、刺痛感,讓小朋友不願意使用。而最新研發的非類固醇免疫抑制劑藥膏,則是在前端抑制發炎細胞的細胞激素,不讓過敏細胞在體內聚集,從源頭阻斷發炎,加上偏「油」的質地,就算塗抹在眼皮、耳後等皮膚較薄的地方,也不會有刺激感。由於其藥物效力相當於中等強度的類固醇,已過急性期的患者,也可一週擦2~3次當保養,降低發作機率。

不過,患者症狀若嚴重到擦類固醇與非類固醇藥膏都無法解決,還是得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洪志興提到,目前食藥署核准的異位性皮膚炎生物製劑為皮下注射,對小小孩而言是極大壓力,且該藥物尚未納入健保給付,「打一針就要2萬多元!」最後,洪志興呼籲,家長若發現小孩經常「皮在癢」,舉凡晚上睡不好、容易臉紅,或者搔抓臉部、手肘致破皮等,就要盡快帶往醫院治療,以免症狀如滾雪球般持續擴大。

更多異位性皮膚炎問題請參閱:www.atopic-dermatitis.com.tw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