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劭華曾曝口袋塞滿巧克力!糖尿病≠美食絕緣體 6大QA一次看

記者許若茵/綜合報導

資深藝人龍劭華14日逝世,享壽68歲。龍劭華有10多年的糖尿病史,曾自曝早年飲食不忌口,罹病後沒有回診追蹤,但醫師提醒 ,慢性病中斷治療,不僅會惡化,急性併發症的風險還會大增。營養師則喊話,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只要找對方法,也能好好享用美食、達到控制目標。

龍劭華42年前出道,在2018年記者會上曾談到,自己長期飲食不忌口,不僅喜歡吃重鹹,在拍戲時兩個口袋更塞滿巧克力,隨時補充能量,也發現自己容易餓,一天吃10餐仍暴瘦8公斤,2009年檢查得知罹患糖尿病,但之後11年都沒回診,只靠吃藥控制病情,直到去年7月為了打疫苗才回診檢查,發現空腹時血糖值高達200多,飯後血糖甚至飆破300,連醫師都嚇了一跳。

 ▲▼龍劭華多次至高雄拍片取景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龍劭華自曝一天吃10餐仍「爆瘦8KG」。(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國民健康署107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分析,國內中壯年族群中,每10人就有3.6人罹患代謝症候群,這些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6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則比一般人高出2到6倍,未來10年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更是高達20%。

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葉乃誠指出,疫情爆發期間,有糖尿病患者認真防疫,卻忽略自身的慢性病,也可能逃避就診取藥,但病患中斷治療的結果,會讓慢性病惡化,或是慢性病的急性併發症風險大增,他常看到急性併發症拖到嚴重時才送至急診的案例。

葉乃誠解釋,糖尿病意即細胞無法利用,造成血液中葡萄糖太多,跟很多嚴重慢性併發症有因果關係,如腦中風、心臟病、神經病變、腎衰竭需洗腎等,且高血糖的狀態當下,身體會有慢性發炎、易血栓、免疫力下降等,他強調「 穩定持續的慢性病、糖尿病藥物控制、規律回診。維持規律的生活、定時定量的飲食、適度的運動還是很重要的」。

▲民眾記得適當運動。(圖/pixabay)

▲民眾記得適當運動。(圖/pixabay)

鹿港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紋慧透露,臨床常看到糖尿病患者為了控制血糖、體重,用不正確方式節食,還因此加劇肌肉的流失,增加肌少症風險。她提醒,千萬不要有「此生再也不能吃美食」的想法,像是海鮮類根本不是禁忌,且只要找對方法,想吃粥、吃點心都不成問題。

陳紋慧進一步指出,糖尿病患的飲食要求其實就是一般人的健康飲食原則,差別只在於一般人即便沒有遵守,體內血糖調控機制仍正常運作,而糖尿病患者調控機制差,甚至要靠藥物輔助,所以一定要有定時、定量健康飲食,讓身體達成平衡,避免血糖忽高忽低,她也整理民眾常見六大糖尿病飲食疑惑:

Q1:糖尿病患者不可以吃飯?
飯是主食,有其必要性,吃白飯血糖升高是因為它屬於精緻澱粉,若能替換成全榖飯等富含膳食纖維的主食,餐後血糖就不會升得那麼高。

Q2:吃粥像吃糖、血糖快速飆升?
粥缺乏膳食纖維,加上烹煮時間長、容易消化吸收等特性,確實容易影響血糖上升,不過,一些年長患者常有牙口不好問題,粥又是最方便入口的食物,若不能吃又是另外一種痛苦。其實這有解方!首先可用糙米飯等富含膳食纖維主食替代白米煮粥,雖然粥的升糖指數(GI值)仍高,只要搭配低GI的食材包含蔬菜、優質蛋白質、植物油等,把整體GI值拉低,就可以安心!

Q3:五榖根莖類屬於澱粉,得限制食用?
五榖根莖類的特色是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纖維類的含量比白米要多,不過醣量和白米相近,所以這類食材可以取代白米,適當攝取,但份量控制應與營養師討論。

▲有糖尿病患者擔心白飯吃太多會導致血糖上升。(圖/取自Pixabay)

▲有糖尿病患者擔心白飯吃太多會導致血糖上升。(圖/取自Pixabay)

Q4:義大利麵熱量很高不適合吃?
義大利麵本身是低GI的食物,主要熱量是來自於醬汁。分析義大利麵醬汁又以青醬含油量最高,接著依序是白醬、紅醬,清炒油脂量則最低。另外應該避免焗烤、濃湯,讓油脂攝取量降低。

Q5:糖尿病患不可以碰海鮮,怕膽固醇升高?
食物中「膽固醇含量」不等於「攝取後血液膽固醇升高幅度」。膽固醇升高和食物中「飽和脂肪酸」相關性更高。以海鮮來說,花枝、蝦子等膽固醇雖高,但飽和脂肪酸低,總的來說升膽固醇指數不會太高,且富含蛋白質,熱量低,有助於維持營養均衡。相較之下紅肉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更高,還比較需要注意。

Q6:糖尿病不能碰點心?
大部分點心都有大量的精緻糖以及油脂,熱量過高可能使血糖變化幅度大,建議點心可以稍作調整,材料不要額外加糖,或者使用代糖,也可多使用豆漿、優格、鮮奶等素材,並增加膳食纖維攝取。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