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孟孟」倡議社工價值引討論 她從「校園觀察」道出2大初衷

▲▼出租人生專題,出租孟孟。(圖/記者劉亮亨攝)

▲倡議社工價值引討論,孟孟從「校園觀察」道出2大初衷。(圖/記者劉亮亨攝)

記者嚴云岑/專題報導

台大社工所學生在寒假期間化身「出租孟孟」,提供家教課輔、情感陪伴與社工專業助人等服務,但其主打的「社工價值」,卻在校園和實務工作者圈中引起討論。對此,孟孟直言,「大家的批評指教或建議我都接受。」她也分享發起社會實驗初衷,除了想賺錢外,也想藉此幫社工發聲,希望透過所學,讓大眾知道「所有人都有機會接觸社工服務」,也希望政府正視社工薪資與回捐問題。

「我是抱著做實驗的心態看這一切,想看大家對於情緒勞動、社工價值的反應。好奇大家是怎麼看待我的。」孟孟坦言,1月將出租表單PO到不公開社團「出清(台大面交)」與「台大學生交流版」後,「我真的被罵得蠻慘的」。留言從最初的性別、長相、職業歧視,到後來逐漸轉為攻擊「社工價值」,她頓了頓表示,「而這剛好也是我想傳遞的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孟孟提到,從社工系一路讀到研究所,自己認定的社工價值有「以人為本、尊重多元差異、關懷弱勢權益、追求社會正義」四大面向,「這些都是社工系基礎可以認同的」。不過,根據自身學習經驗,她卻發現社工系中,經常有一個現象,「那就是在課堂上談論非常弱勢的人,也就是具有特殊身份的人」,但同時也很常排擠與霸凌「在日常生活中跟自己不一樣的人」。

▲▼出租人生專題。(圖/記者劉亮亨攝)

▲孟孟的租客填寫出租需求。(圖/記者劉亮亨攝)

「像是原住民、同志、身心障礙者、無國籍小孩、外籍漁工移工、新住民、失智老人等,都是大眾眼中的弱勢。」孟孟解釋,而根據自己觀察,在系上被排擠的人,「都是比較有自己個性的人。」

詢問孟孟是否為排擠霸凌的受害者?她甜笑回應,「其實我不是耶。」她笑道,自身的個性不喜與人起衝突,「通常討厭我的人,都會被更多人討厭」,但她也直言,「所以我覺得我更適合做這件事」,因為人處在弱勢時是很無能為力,而且不太能為自己講話。而在出租服務上線後,也有不少「邊緣」同學主動聯繫,「這大概是最大的收穫。」

2020年11月,台灣大專院校發生多起學生自殺或自傷案件,台大校園內一週就有3起。孟孟表示,希望透過自己的作為成為引信,讓更多人願意加入校園社會支持網路的行列,「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弱勢的一面,都有機會接觸到社會工作,但如果有更多人懂得社工價值,願意友善對待身邊的人,那些人就不會被排擠到社會的角落,社工的服務對象也會減少。」

不過,提供社工服務,並不是光有熱忱就做得到。孟孟話鋒一轉提到,「我很認同社工系對於社工學生的養成價值,但如果這個社會沒辦法成為更好的社會,單方面要求社工系學生成為更好的人,我是覺得還有進步的空間。」

▲▼出租人生專題,出租孟孟。(圖/記者劉亮亨攝)

▲孟孟與租客聊天。(圖/記者劉亮亨攝)

孟孟表示,在提供近2個月的出租服務後,最大的感觸在於「情緒勞動」所帶來的傷害,像是記憶力衰退、捷運搭反方向等,「這都是先前沒發生的事」。類似感覺在過去實務實習中也曾有過,因為薪資結構與回捐問題讓社工流動率高,「社會工作者很多時候都在處理繁瑣的行政工作,像是紀錄個案,這樣下一名社工接手,服務輸送才不會中斷。」 

最後,孟孟提到,她不認為社工高風險是造成學生放棄所學原因,「很多進入社工系的學生都有助人熱忱,一開始就選了家暴、兒虐等高風險領域」,但就算如此,大學部的同學仍有不少半路出家,「有人去創業、當人資顧問、寵物美容等,出路蠻多元的。」

「平均社工年資只有1到3年,與一般人的職涯相比是短的。」孟孟感慨,單靠熱忱做事難以延續,109年蔡英文總統連任後,雖然幫社工加薪,但回捐問題依然存在,「南部有些地方還在領兩萬八,再扣掉勞健保與回捐,不確定實領有沒有25K。」希望政府從制度改革著手,才能真正解決社工留不住人的痛點。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