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類風濕性關節炎怎麼辦? 醫師圖解說明

▲類風濕性關節炎。(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生,我的手好痛,每天起床都很僵硬,是不是血路不通?」王太太問。

「你的手指變形多久了?」醫師望著王太太明顯變形的手指問。

「這是因為我都用手洗衣服,才會變這樣啦。」王太太說。

「恐怕沒這麼單純,」醫師說,「我先幫你安排一些檢查,你有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喔!」

類風濕關節炎好發於40至60歲的女性,是種自體免疫疾病,使關節慢性發炎,而持續發紅、腫痛。類風濕關節炎的特點是「休息愈久、愈不舒服」,早上起床時關節會僵硬超過一個小時。麻煩的是,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發炎的關節將會漸漸變形、失去功能。

這樣吃藥夠不夠?

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劉志偉醫師指出,類風濕關節炎的傳統治療藥物有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類固醇、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等。

近年來發展出來的生物製劑、小分子藥物能夠抑制異常活化的免疫細胞,穩定病情。

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

劉志偉醫師說,「患者常會問,我吃的藥好像跟其他病友的藥不一樣?」這是因為每位患者的病程、疾病活性皆不相同,醫師會根據疾病活動度來擬定個人化的治療策略,使用不同的藥物組合與劑量,而且會依照病情持續調整藥物,盡量能夠緩解病情、並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使用的治療藥物並非一成不變,隨著腫痛關節數目、僵硬程度、整體健康狀況、發炎指標的變化,皆需適時調整藥物。

類風濕性關節炎得吃藥吃多久?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梁培英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由於免疫系統失調,而對自己的關節發動攻擊,導致慢性發炎反應。疾病成因與先天體質及後天環境因素有關,女性患者約是男性患者的三倍。

因為是自體免疫的問題,所以藥物無法讓疾病消失,但可以控制疾病活動度。

類風濕性關節炎得吃藥吃多久?

根據研究,愈早診斷、愈早接受治療,能有較好的預後。梁培英醫師提醒,若沒有好好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可能在幾年內遭到破壞,讓手部功能大受影響,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可能侵犯身體其他器官,像是影響心臟的心包膜炎、心肌炎,影響肺臟的肋膜炎、肺纖維化,還有腦中風、腎臟病變、心血管疾病等多種問題。

梁培英醫師一再叮嚀,持續接受治療可以提升患者之生活品質,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平共存。

服藥期間該注意什麼?

梁培英醫師解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大多需要長期使用藥物,所以醫師都會交代一些日常生活中要留意的狀況。

傳統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能夠改善關節發炎、疼痛,不過也可能出現胃炎、潰瘍等,一般可以搭配其他藥物使用以緩解腸胃不適的狀況。部分患者的潰瘍較厲害,可能有出血的現象,所以需要注意排便的顏色,若有解黑便,便要立刻就醫,檢查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及早處理。

服藥期間該注意什麼?

由於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具有免疫調節的功能,患者要避開人潮,減少遭到感染的機會,若出現發燒、疲倦、咳嗽等症狀,最好儘快回診。

另有一些常見的狀況,如掉髮、嘴破、皮膚過敏等,可能與藥物有關,回診時可以主動提出來與醫師討論。

藥物能不能減量?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慢性病,患者或家屬常會詢問,「藥物能不能減量?」

劉志偉醫師解釋,藥物能否減量主要是看治療能否達標,所謂的「達標治療」會依照臨床症狀與抽血檢測發炎指數來評估。「我們會希望患者腫痛的關節數小於一處,而抽血的的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小於1 mg/dL,這樣才算治療達標。」

目前也有發展出類風濕性關節炎之量化指標「疾病活動指數28(DAS28 , disease activity score by 28 joints)」,將患者腫痛的關節數目、整體健康評估分數、與血中的發炎指數「紅血球沉降速率(ESR)」等項目加權後會得到一個結果。

當疾病活動指數28大於5.1,屬於「高疾病活動度」,當疾病活動指數28小於3.2,屬於「低疾病活動度」。若疾病活動指數28小於2.6,疾病處於緩解期,便可以考慮將藥物減量。

劉志偉醫師強調,「定期回診追蹤、評估疾病活動度,對類風濕性關節炎而言,非常重要!」

我的關節會不會變形?

「患者候診時,經常會看到有些病友的手部關節變形很厲害,所以非常焦慮。」梁培英醫師說,「手指的靈活度對於日常生活、工作皆不可或缺,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對關節造成不可逆之破壞,請一定要在關節破壞之前及早接受治療。若起床時有關節僵硬疼痛的狀況,最好就醫檢查。」

劉志偉醫師說,和過去相比較,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已有長足進步,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生物製劑、小分子藥物等陸續問世,幫助很多患者有效控制病情。建議要好好接受藥物治療,並配合復健治療,維持關節活動度,日常生活中不過度使用關節,才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喔!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圖解攻略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免疫力下降好發「皮蛇」一痛可能長達半年!醫:50歲以上建議向醫師諮詢預防方式

免疫力下降好發「皮蛇」一痛可能長達半年!醫:50歲以上建議向醫師諮詢預防方式

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所引發的神經痛,長期疼痛令許多人苦不堪言!花蓮慈濟醫院麻醉部臨床麻醉暨疼痛科主任王柏凱醫師發現,帶狀疱疹好發於秋冬換季期,由於病人普遍疼痛指數很高,治療效果卻因人而異,因此仍建議50歲以上、高風險族群,應預防性接種帶狀疱疹疫苗預防皮蛇。

2024年04月19日 10:00

有4症狀「體質多濕」!大便軟黏注意 4種生濕食物少吃

有4症狀「體質多濕」!大便軟黏注意 4種生濕食物少吃

「清明時節雨紛紛…」過了清明節,台灣通常會迎來細雨不斷的日子,尤其是本來就多濕多雨的台北,更是濕悶。對應到節氣,就是俗稱的「穀雨」到啦!

2024年04月19日 08:24

興大育成中心攜手生醫業者研發新技術 提升外泌體穩定性與相容性

興大育成中心攜手生醫業者研發新技術 提升外泌體穩定性與相容性

細胞外泌體(exosome)是近年熱門的生物科技元素之一,運用上雖具潛力,但但因其穩定性相對低,發展有所受限;中興大學化學系教授賴秉杉團隊研究外泌體多年,與生醫業者產學合作,研發出新融合技術,有效促進外泌體穩定性與相容性,今(18)日於台中軟體園區舉辦發表會,吸引逾200位醫美、生技領域廠商到場了解。

2024年04月18日 23:36

她嘴巴痛!一張開「撒滿起司粉」 醫秒愣:糖尿病了

她嘴巴痛!一張開「撒滿起司粉」 醫秒愣:糖尿病了

中部一名60多歲婦人抱怨嘴巴痛,一連痛了數個月都不會好,醫師請她張嘴,驚見口腔內兩側遍布白色斑點,白皚皚一片像「撒了起司粉」一路蔓延到嘴唇,此為念珠菌感染,卻讓他心中警鈴大響,當下立刻替患者測血糖,數值已破300mg/dL,證實罹患糖尿病。後續她被轉至內科治療,才控制好血糖與念珠菌感染、嘴巴也不痛了。

2024年04月18日 20:18

175萬分之一機率他慘中!牙齦長腫瘤緊包齒 無法閉嘴也咬不了食物

175萬分之一機率他慘中!牙齦長腫瘤緊包齒 無法閉嘴也咬不了食物

高雄一名48歲楊姓男子在青少年階段曾接受牙齦切除手術,不過切除的牙肉又再度長出,全口牙齦滿是腫瘤,牙齒也被腫瘤包覆住,導致他無法閉合嘴巴,也咀嚼不了食物。經診斷為罕見的遺傳性「牙齦纖維瘤」,楊男接受切術手術並拔除預後不佳的牙齒,術後追蹤一年多來沒有再復發,終於能夠咀嚼美味的食物。

2024年04月18日 18:33

塑膠盒微波加熱釋放「大量塑膠微粒」 研究揭:合格的也會

塑膠盒微波加熱釋放「大量塑膠微粒」 研究揭:合格的也會

微波爐的快速加熱,可迅速將食物恢復熱氣蒸騰的狀態。但醫師提醒,要留意微波使用的容器,先前一項研究發現,合格可微波的塑膠容器在微波時,也釋放了大量的微塑微粒。醫師建議,若要微波食物,還是使用玻璃或瓷器盛裝較為安心。

2024年04月18日 18:16

菜瓜布肺難診斷 台東民眾車禍骨折...意外發現肺纖維化

菜瓜布肺難診斷 台東民眾車禍骨折...意外發現肺纖維化

一般人都知道肝臟會纖維化,少有人知道肺臟也會纖維化。台東馬偕胸腔內科醫師伍國綸表示,特發性肺纖維化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肺部疾病,表現為肺部結構的持續性疤痕形成,這會導致肺部不可逆的僵硬,類似絲瓜變成菜瓜布的過程,故此病也稱為菜瓜布肺。伍國綸從去年來台東至今,近1年時間也發現幾例個案,有些個案是在無意中發現的,像2個月前有位病患因跌倒骨折來住院,照X光才發現有菜瓜布肺,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這疾病。菜瓜布肺因其喘咳累等症狀,與其他肺部疾病很像,所以常被延遲診斷。伍國綸醫師呼籲,據推估台東應有40至50位病患,但目

2024年04月18日 17:39

大林慈濟攜手基層診所衛生所  提升肺癌早期篩檢率

大林慈濟攜手基層診所衛生所  提升肺癌早期篩檢率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肺癌多年來蟬連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之首。為了提升肺癌早期篩檢率,自111年7月1日起,國民健康署開始為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服務。截至112年底,大林慈濟醫院已完成562位LDCT篩檢,並有12位確診為肺癌,大林慈濟醫院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及早接受篩檢,以便掌握治療先機。

2024年04月18日 17:38

腸病毒月底進入流行期!「新北中和區」風險高 留意8重症徵兆

腸病毒月底進入流行期!「新北中和區」風險高 留意8重症徵兆

近期腸胃道相關傳染病疫情升溫,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預測四月底將進入腸病毒流行期。新北市衛生局今也特別警示,目前新北市腸病毒高風險區為中和區,如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全身肌肉突然收縮)、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一定要儘速就醫。

2024年04月18日 17:26

快訊/寶林案「3名重症嚴重感染」 王必勝:1人要用葉克膜

快訊/寶林案「3名重症嚴重感染」 王必勝:1人要用葉克膜

寶林茶室4名重症還在醫院治療中,原本狀況都有好轉,但今又傳出病況惡化!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透露,4重症中有3人發生嚴重感染,意識狀態都有點改變,其中1人感染後狀況惡化,目前已經要使用葉克膜。

2024年04月18日 17:1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