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看過來】不曉得如何鼓勵?四招協助爸媽建立孩子自信心

▲建議家長們去針對孩子做的好的「該件事情」或孩子們表現出「好的態度」時做出明確地誇獎。(圖/翻攝自pixabay)

●周晉逸/職能治療師,台南復健科職能治療部組長

到底是什麼原因總是讓孩子看起來缺乏自信,遇到未曾接觸過的事物總是愣在一旁不敢嘗試,抑或是總是急忙轉過身向爸爸媽媽們發出求救的訊號。要先請爸爸媽媽們回想一下過去下列這些語句您曾經說過幾次呢?「那個有點困難,弟弟要不要先試試看從比較簡單的開始」、「妹妹那個很危險,爸爸幫你拿好了」、「先放著就好,等一下媽媽有時間再幫你用」,當家長們過度呵護與照顧孩子,其時容易造成孩子沒有自信心,還沒跨出第一步就先劃地自縛,想著或許自己做不好了,久而久之也容易導致孩子們缺乏獨立性與問題解決能力。

父母親給予孩子足夠的自信心及營造能力成長的環境與氛圍均很重要,我們時常容易忽略掉其實不論結果是開心或難過、成功或失敗都是一種學習,因為這賦予孩子去學習為了達到某一個目標而努力的意念;相反地,若此時爸爸媽媽們不願意或不敢讓孩子自行嘗試便容易令孩子畏首畏尾,害怕自己那個做不好、這個也做不好,不是要家長們都站於一旁、完全不給予任何的協助,而是在安全範圍內盡可能地給孩子自行探索的機會,當孩子完成任務後更能夠從中建立自信心,即使失敗也無妨,請家長們別忘了肯定孩子過程當中所付出的努力,讓孩子相信自己可以透過不停地修正調整與持續努力來獲取進步,這才有助於孩子構築其自信心。

稱讚與鼓勵應該恰到好處,過度稱讚以及言過於實的稱讚聽在耳裡是蜜糖,但其本質卻是毒藥,常見許多爸爸媽媽們採用的是最厲害、妳最棒及最強的等語句鼓勵模式,無論是大事小事,孩子完成之後爸爸媽媽們馬上接著說:「妹妹你是最棒的!弟弟最厲害了!妳就是最漂亮的小公主」,待孩子進入到學校之後發現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時,容易更加挫折與灰心,稱讚拿捏分寸很重要,我會傾向建議家長們去針對孩子做的好的「該件事情」或孩子們表現出「好的態度」時做出明確地誇獎,而不要過常使用較為空泛或是無標準的稱讚,我相信不論是爸爸媽媽們抑或是長輩們都是出於善意,肯定孩子優點並給予客觀的評價更能夠收到好成效。

當爸爸媽媽們給予孩子們一個充分正面的支持環境及態度,孩子恐懼不安及焦慮情緒便能夠減輕許多,自信心亦會油然而生,同時家長們亦可透過找出孩子的特質及才華,給予其充分展現以及表演的機會,因為這些類型的活動通常最能夠吸引孩子投入且是孩子自身感興趣的,做起來也會較為得心應手,過程中所獲得許多成功的體驗及愉悅的經驗,將能幫助孩子的自信心更容易形成。

熱門文章》

別用手機養小孩!四招讓孩子遠離「數位海洛因」

►孩子生氣就打人 該怎麼教?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為讀者投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