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體質不要怕!台大研究:運動可減少肥胖基因影響「慢跑」最有效

▲運動跑步。(圖/pixabay)

▲運動跑步。(圖/pixabay)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你有肥胖體質嗎?覺得自己喝水、呼吸都會胖,可能是身上帶有較多的「肥胖基因」,但是也別因此感到沮喪,肥胖基因並非無解詛咒,台大研究發現,規律運動可以有效降低肥胖基因對BMI、體脂肪率、腰圍與臀圍的增加幅度,分析也發現,有六類運動弱化肥胖基因的效果好,當中又以慢跑最為顯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肥胖是許多已開發國家所共同面臨的難題,且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等風險。根據2013-2016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台灣成人過重 (BMI ≥ 24) 或肥胖 (BMI ≥ 27)盛行率高達 45.4%。

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郭柏秀表示,其實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肥胖基因,如果帶有較多、累加起來就比較容易肥胖,成為肥胖體質。肥胖由先天遺傳與後天的生活形態共同影響,而先天影響的占比約在4成至7成,而這項研究發現先天因素是可以透過規律運動得到改變。

該研究由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國家衛生研究院以及台北榮總等學者共同進行,分析參與「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18,424 名30至70歲成年人的資料,以全基因體資料全面解析五種肥胖指標,包括:BMI、體脂肪率、腰圍、臀圍與腰臀比,並進一步分析18種運動項目。

▲▼台大公衛研究:運動可有效降低肥胖基因影響。(圖/記者洪巧藍攝)

▲台大公衛研究:運動可有效降低肥胖基因影響。(圖/記者洪巧藍攝)

台大公衛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林菀俞表示,相較於沒有運動者,規律運動可有效降低肥胖基因對BMI、體脂肪率、腰圍與臀圍的增加幅度,進一步分析有六類運動緩解肥胖基因效果顯著,包含:慢跑、爬山、 健走、散步、瑜珈、土風舞或國際標準舞。

強度稍高的運動更可弱化肥胖基因的效果,如慢跑優於健走、健走又優於散步,分析五項肥胖指標都以「慢跑」的效果最好。舉例來說,沒有運動習慣者過去一年平均體脂肪上升5.09%,但如果有慢跑者平均僅上升3.89%,兩者相比可以減少增加1.2%。

其他沒有顯著效果的運動則包含:騎單車、伸展操、游泳、太極拳、氣功、跳舞機等,林菀俞分析,這些運動大多屬於「低衝擊運動(low impact exercise)」;另也有研究指出,冷水中游泳容易刺激食慾,反而會增加游泳後的食物攝取;至於跳舞機使用普遍較為隨性,與土風舞等具有團體約束力的跳舞運動相比使用時間較短,可能都是未達顯著效果原因;但她也強調,這些運動對人體仍有其他的好處。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則提醒,雖然研究顯示慢跑效果最為顯著,但如果本身肥胖或者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建議不要馬上做太劇烈的運動,執行前也可以與醫師討論看看運動處方,從較低衝擊的散步、健走開始做起,對於肥胖基因緩解、熱量消耗也有幫助。

黃國晉建議民眾每週運動5次,每次30分鐘,達到略喘但還可以說話的程度,也可以加入每週2次重訓,若真的都沒有時間,有空閒的時間就走路、散步也會有效果。

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在8月1日刊登於《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學》 (PLOS Genetics) ,受到國際重視。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