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素魚肉、人造魚肉 會是下一波新浪潮嗎?

▲Wild Type公司以細胞培養出的鮭魚肉。(圖/Wild Type官網)

▲Wild Type公司以細胞培養出的鮭魚肉。(圖/Wild Type官網)

圖文/食力foodNEXT
撰文=黃欣培

你有想過你吃的魚肉,不是來自捕撈以及養殖,而是用植物性原料製造或在實驗室中用細胞培養出來的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飲食已經開始起了一點變化,近年來開始興起植物性原料的素肉以及培養肉(Cultured meat)。而目前國際間有素食紅肉製品中聲望最高的「不可能食品(Impossible Food)」與「超越肉品(Beyond Meat)」兩家公司,以及肯德基推出的素食雞肉漢堡(Imposter burger),已經在市場上崛起,但似乎有關「魚」的相關產品沒那麼常聽到?

不只素食紅肉,仿真的素魚肉來了!

其實,近期也已經開始有一些新創公司正在開發一些越來越仿真的素食魚肉!例如,Good Catch公司開發了植物性原料的素鮪魚肉,以6種豆類混合物(豌豆、鷹嘴豆、小扁豆、大豆、蠶豆、白腰豆),並添加可以增加「海鮮味」以及ω-3脂肪酸的藻油,而他們也發現這6種豆類以獨有的比例混合時,竟呈現類似海鮮的「片狀」質地!而Good Catch也預計在2020年推出冷凍的素蟹肉餅。

▲Good Catch公司以豆類為原料製成的素食鮪魚,擁有激似鮪魚的味道與質地。(圖/Good Catch官方Instagram)

▲Good Catch公司以豆類為原料製成的素食鮪魚,擁有激似鮪魚的味道與質地。(圖/Good Catch官方Instagram)

以細胞培養,也能產出人造魚肉!

不只以植物性原料製成的魚肉,現在也有在實驗室培養出來的「人造魚肉」,美國Wild Type公司從鮭魚肌肉中提取幹細胞,在實驗室下培養出人造的鮭魚肉,生成類似真肉的肌肉、結締組織,但目前Wild Type培養的鮭魚肉無法加熱到100℃以上,肉質會散掉變成片狀,但他們也已經計劃在未來幾個月推出可以承受高溫的產品。

▲Wild Type公司以細胞培養出來的鮭魚碎肉,用於壽司卷中。(圖/Wild Type官網)

▲Wild Type公司以細胞培養出來的鮭魚碎肉,用於壽司卷中。(圖/Wild Type官網)

人口增長、過度捕撈 魚類需求逐漸上升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佈的「漁業和水產養殖業至2030年的遠景報告」指出,魚類佔了全球動物蛋白消費量的16%,且人類的食用需求正在持續上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也指出,「在2016年,魚類總產量中的88%是用於人類的直接消費,相較於1960年為67%高出許多。」

推測這可能是因為消費者的收入增加,因而會尋找更高價值的海鮮產品,而人口的快速增長也代表對於食物的需求不斷地增加。同時,我們也面臨世界人口快速增長以及環境變遷的問題,都將使我們的糧食系統受到衝擊。

過度捕撈其實對於海洋生物的永續發展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有些魚種甚至因而瀕臨絕跡,而在不過度消耗自然資源以及傷害海洋生態的情況下,魚類的永續發展對我們來說是一項大挑戰!為了生態環境能夠永續發展,我們其實還有更多的努力要去做,並對日益減少的海洋生物做出改變!而肉類替代品的快速崛起,或許就是解方之一!

延伸閱讀
2040年,我們吃的肉有60%不會是屠宰肉!
幾可亂真的人造肉當道!波蘭小企業反其道而行 贏過比爾蓋茲投資人造肉公司!
來自實驗室的人造和牛,能否完美複製?

參考資料
Fish replacement may be the next big wave in alternative protein development
Wild Type Debuts New Cultured Salmon in Largest Tasting of Lab-Grown Meat
FISH TO 2030 Prospects for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Meet the team bringing lab-grown salmon to the market
Good Catch
Wild Type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瘦子也有脂肪肝!愛吃「2食物」小心 一堆人以為養生

瘦子也有脂肪肝!愛吃「2食物」小心 一堆人以為養生

「我這麼瘦,怎麼可能會有脂肪肝?」很多民眾是在健康檢查時,才發現自己有脂肪肝的問題,而最常有的疑問則是:「難道不是只有胖子、啤酒肚的人才會有脂肪肝?」事實上並非如此!

2024年04月19日 19:38

衛福部公告「次世代基因定序」5月起納健保!19種癌、2萬人適用

衛福部公告「次世代基因定序」5月起納健保!19種癌、2萬人適用

衛福部公告新增「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自今年5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預估,每年約多2萬多名癌症患者受惠,挹注經費約3億元。考量基因檢測目的不同,健保署提到,實體腫瘤部分,14大類癌別可透過單基因檢測或NGS協助挑選合適的標靶藥物,又因檢測方法、基因位點多寡及病人需求等差異,採取健保定額給付、民眾自付差額方式。

2024年04月19日 19:10

「吃鳳梨妹妹飄香」醫認了:不會!影響下體味3大關鍵曝

「吃鳳梨妹妹飄香」醫認了:不會!影響下體味3大關鍵曝

天氣越來越熱,女生私密處容易產生分泌物及異味,這時突想起都市傳說「吃鳳梨妹妹會變香,吃蘆筍會發臭」,到底是不是真的?婦產科醫師張瑜芹直言,健康狀態下的陰道聞起來有點酸酸的,而攝取的食物並不會影響其氣味,惟在性愛後或生理期時陰道味道會變得濃烈、有鐵鏽血味。她提醒,鳳梨含糖量高,吃多恐加重陰道感染機率。

2024年04月19日 18:29

衛福部花蓮震災專案募得11.2億 	賑助慰助金額度提高為60萬

衛福部花蓮震災專案募得11.2億  賑助慰助金額度提高為60萬

賑災基金會今(19)日公告,賑災基金會專案募款帳戶至今日下午4時,總計募得約11.2億元,總捐贈筆數16.5萬筆。其中廣達電腦捐款3000萬於今日進帳。另外,賑災基金會訂定「重大天然災害災民賑助核給要點」其中死亡、失蹤賑助慰助金額度為40萬元,此次花蓮地震,將專案提高為60萬元。

2024年04月19日 17:21

嘉基引進電子直肛鏡影像運用 醫師同步說明病況不尷尬

嘉基引進電子直肛鏡影像運用 醫師同步說明病況不尷尬

「醫生,我屁屁痛是怎麼了?」當患者到直腸外科門診就診,絕大多數都是跟肛門疾患有關,如說血便、肛門脹痛或是摸到腫塊等等,其實肛門是一個很私密的位置,大部分患者對於症狀常常難以啟齒,或很難明確敘述病況,為提升醫病溝通關係,嘉義基督教醫院率先引進醫療級「電子直肛鏡」,可透過即時影像,有助醫師說明病情,讓患者的「菊花」內涵可以撥雲見日,不會再對醫師的說明感到霧煞煞。

2024年04月19日 16:09

阿根廷首都爆「神秘呼吸道疾病」 60患者嚴重肺炎!年輕人佔最多

阿根廷首都爆「神秘呼吸道疾病」 60患者嚴重肺炎!年輕人佔最多

阿根廷近日出現了一種神秘的呼吸道疾病,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有多達60名患者感染「嚴重非典型肺炎」,原因尚未查明。外媒報導稱,這一波病例激增與2019年底新冠肺炎爆發有著類似的特徵。

2024年04月19日 16:09

吸入火災廢氣!他「照X光沒事」醫師卻搖頭了:賠掉20年肺活量

吸入火災廢氣!他「照X光沒事」醫師卻搖頭了:賠掉20年肺活量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上周三(10日)發生火警,院方緊急疏散醫護和民眾,後來消防隊員也及時控制火勢。不過,胸腔科名醫蘇一峰指出,有工作人員近距離吸入半小時的煙,雖然X光檢查沒問題,但肺活量減少了三成,等於是賠掉20年的肺活量。

2024年04月19日 15:53

16歲妹牙痛臉腫「2數值狂飆」!醫一看愣:是糖尿病

16歲妹牙痛臉腫「2數值狂飆」!醫一看愣:是糖尿病

牙齒痛的經驗人人有,中部一名16歲少女近日牙疼一整天,清晨發現「左臉腫一大包」脹痛到無法張口進食,緊急被家人送到急診抽血檢查,竟驚見血糖爆表達625 mg/dL、糖化血色素18.8,血清中甚至驗出有酮體,醫師推測「應該是第一型糖尿病發生的初期」,驚險的是還未釀成嚴重的酮酸中毒。

2024年04月19日 15:43

台灣口罩令逾千天「全面解除」? 疾管署:月底專家會議討論

台灣口罩令逾千天「全面解除」? 疾管署:月底專家會議討論

口罩自新冠疫情至今,即便已經解除,對不少人而言已成為習慣。不過,醫院、診所、一般護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機構持續列為應佩戴口罩場所至今已逾千天。疾管署今(19)日說明,醫療院所鬆綁口罩令與否,本月底會送專家會議討論評估。

2024年04月19日 14:11

別太高興!台中女健檢驚見「3顆腎」 醫:泌尿道感染機率高

別太高興!台中女健檢驚見「3顆腎」 醫:泌尿道感染機率高

台中市62歲張姓女子今年1月到醫院健檢,發現左側輸尿管結石,進一步檢查發現她左側竟有兩顆腎臟、兩條輸尿管,是「3顆腎的女人!」醫師表示,擁有3顆腎臟並非具有3顆腎臟的功能,相反的,泌尿道感染與尿液逆流機率比正常人較高,一旦反覆感染,嚴重者可能要切除雙套腎臟,提醒患者每天至少要喝2000cc的水,避免泌尿道感染與結石的困擾。

2024年04月19日 13:5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