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人病!18歲女高中生罹巴金森病 2成患者青年時期發病

▲▼ 台大神經內科吳瑞美醫師。(圖/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提供)

▲台大神經內科吳瑞美醫師。(圖/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提供)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一提到巴金森病很多人會想到是「老人家才會得」的疾病,但其實全台約有2成患者在40歲以前的青年時期就發病。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吳瑞美指出,門診中年輕發病案例有僅18歲女高中生,後來姊姊也接著發病,巴金森病已非大家過往所認知的老年病。

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最新一份「巴金森病認知」網路調查結果就發現,逾9成民眾不清楚巴金森病的初期症狀,對疾病症狀認知僅限於「抖」,也有高達7成民眾皆將巴金森病與失智症畫上等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瑞美表示,巴金森病與失智症雖然都屬於腦部神經性疾病,但是「巴金森病的症狀是先以神經退化性、進行性動作障礙問題表現」,而巴金森病不只是「抖」,初期症狀可分為3種:單側手抖、行走緩慢小碎步、面具臉(臉面無表情)。其中,約3成患者早期症狀為走路步態不穩、行動緩慢,然而民眾多輕忽或者不清楚相關問題,導致延誤就醫。

門診就有一對姐妹花,妹妹在17、18歲時陸續出現手抖、腳抖等症狀卻診罹患巴金森病,後來姐姐也在28歲時發現容易感到疲累,也明顯有腳抖問題,因為妹妹的前車之鑑讓她警覺且就醫。

吳瑞美說,巴金森病腦部功能的損傷不可逆,若無及早發現、治療,恐加速患者出現動作障礙、喪失行動能力的時間,也將讓患者失去口語表達能力。據統計,約2~3成患者罹病晚期會出現失智問題 ,更有43%巴金森病患者會因疾病惡化而併發憂鬱症。

吳瑞美提醒,現在已有多種巴金森病的治療方式,會根據患者不同症狀,提供不同的治療選擇,幫助患者緩解症狀,並延緩疾病惡化,只要好好治療一樣可以擁有正常生活,甚至結婚生子都沒問題。

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今年特別改編4位巴金森病友的案例故事,首次以說故事與手繪風插畫的方式製作「期盼脫困的靈魂-巴金森病四篇章」,期盼透過病友的改編故事,讓民眾了解巴金森病,增加國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