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血尿竟是「尿路上皮癌」 她淋巴轉移「脖子凸4顆」

▲尿路上皮癌。(圖/記者嚴云岑攝)

▲無痛血尿竟是「尿路上皮癌」,她淋巴轉移「脖子凸4顆」。(圖/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那種痛遠勝過生小孩!」59歲的張女士2015年起出現無痛血尿症狀,原本以為只是單純泌尿道感染,隔年到醫院抽血檢查,發現血紅素只將到7gm/dl,腎功能也不正常,求診2個月間多次發生急性腹痛,血尿顏色也越來越深,經電腦斷層掃描與切片,確診為第四期尿路上皮癌中的腎盂癌,除了腎造遭到侵蝕,癌細胞更是轉移到脖子上的淋巴,長出4顆腫瘤。

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江博暉表示,尿路上皮癌可分為膀胱癌、腎盂癌、輸尿管癌及尿道癌,凡是由泌尿上皮細胞長出來的癌症,都統稱尿路上皮癌。其中膀胱癌比例最大,約佔6成,台灣每年新增案例數約2000名,膀胱癌約有5-30%的表淺性癌會發展成侵犯性深層癌,患者以60歲以上男性居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尿路上皮癌。(圖/記者嚴云岑攝)

▲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江博暉。(圖/記者嚴云岑攝)

根據台灣癌症登記檔1979-1999年統計,台灣的膀胱癌發生率是每十萬人口有6.9人,而上泌尿道尿路上皮癌的發生率每十萬人口有2.7人;但以南部烏腳病地區來看,膀胱癌發生率高達每十萬人口有27.3人,上泌尿道尿路上皮癌也有14.1人,幾乎是2比1,南區罹患人口數比北區高。

尿路上皮癌復發風險高,高達78%患者在5年內有復發的危險,一旦發生轉移,5年的存活率只剩5%,但第一線治療只有化療、放療,不適用於年長及體力不佳的患者。不過,江博暉提到,該項困境已於近年獲得改善,國內第一個第三期大型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二線使用免疫療法者,2年疾病控制率近5成,整體存活率為27%,為化療的2倍。

▲尿路上皮癌。(圖/記者嚴云岑攝)

▲張女士接受免疫療法復原良好,2年內都沒有再發作。(圖/記者嚴云岑攝)

張女士在2016年自費接受免疫療法,9次療程每次注射100mg,到了第三個月回診時,脖子上的腫瘤就已經消退了,治療到第6個月,腎臟及擴散到淋巴腺的腫瘤已縮小,最後一次回診,腫瘤已全數消失,至今2年多控制良好,還可繼續從事主持工作。

江博暉表示,該項免疫療法已通過國內第一、二線晚期尿路上皮癌適應症,對於年長、腎功能不佳、聽力不佳、心臟病等患者為一大福音。但由於免疫系統可能會攻擊正常器官,造成免疫媒介性肺、結腸炎等,可能會導致致命威脅,建議患者在治療時應隨時與醫師溝通,才能達到最好的療效。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