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鱈魚切塊分不清 食藥署「基因生物條碼」幫把關

▲鯰魚冒充鱈魚排(圖/彰化縣衛生局提供)

▲2015年曾發生越南鯰魚混充鱈魚販售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圖/彰化縣衛生局提供)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魚體加工後外觀遭破壞,難以辨別魚種真偽,2015年就發生越南鯰魚混充高價鱈魚流竄早餐店事件,引起軒然大波。為杜絕水產摻偽發生,食藥署自開發多項DNA檢驗技術,導入魚種粒線體COI基因生物條碼,藉由比對食品中的魚類基因片段序列,快速鑑別魚丸、魚鬆等加工食品中的魚種,至今已有11種魚種通過英國中央科學實驗室認證。

食藥署科長林澤揚表示,傳統鑑別原料魚類物種主要是利用外觀型態辨識,如觀察魚體的特徵、大小、顏色與形狀等外部表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當魚體經加工過程製成產品,如魚丸、魚鬆、魚排等,外觀、組織及型態遭破壞,無法以傳統方法進行有效之鑑別;大型魚於市場販售時大多已去頭尾、切塊,消費者購買時無法區分,令不肖業者有機可乘。食藥署研發魚類物種分生鑑別技術,適用於檢測各種魚類原料,可強化市售魚類製品標示之符合性。

鱈魚,深海魚。(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魚肉切塊後難以辨別魚種,容易發生摻偽假冒事件。(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林澤揚表示,過去要追查進口的魚類加工產品中含有拿種魚,需要先從衛生局追查供應商資料,有時需要拖到好幾天甚至一週。近年來有了DNA分析技術,就可針對標示上的魚種進行基因片段序列對比,只要檢體充足,1~2天就可得出結果,節省行政處理上2~3倍時間。

目前食藥署通過英國中央科學實驗室魚種鑑別(FAPAS)相關能力試驗的魚種涵蓋鳕魚(cod)、鰈魚(flatfish)及鯰魚(catfish)等11種常見的混充魚種,大西洋鮭魚(Salmo salar)、魴魚(Zeus faber)、鮪魚屬(Thunnus spp.)及旗魚科(Istiophoridae)等魚種鑑別,也已公告上網。

林澤揚說,2013年歐盟公布易發生攙偽假冒的十大食品中,魚類攙偽假冒排名第二位,因此也衍生許多消費的糾紛。今年食藥署除了持續針對容易混充鱈魚的魚種開發檢驗方法外,也針對高價的加工品如「烏魚子」進行檢驗方法研發,為民眾食安把關。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