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糖尿病連續15年佔據國人10大死因前5名,國內糖尿病患者,高達9成都是第二型糖尿病,但歐美常見的「肥胖」,卻不是亞洲地區主要的致病機制。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中榮總經過4~5年研究,領先全球發現亞洲地區的第二型糖尿病,與「免疫發炎」有密切相關,為第二型糖尿病帶來新的治療方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衛院莊懷佳研究員表示,免疫發炎反應,是因為淋巴球細胞中有著「手剎車」作用的MAP4K4激酶「甲基化」,導致剎車系統失靈,導致細胞過度活化,同時會分泌大量發炎性細胞激素IL-6與IL-17,進而誘發胰島素作用細胞產生「胰島素阻抗」,導致血糖無法維持恆定,造成血糖上升、產生第二型糖尿病。
「MAP4k4的基因啟動區就像開關,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開關皆正常,但甲基化把蓋子『塞』住了,造成MAP4K4無法正常釋出,才會引發後續的發炎反應。」莊懷佳解釋道。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中榮民總醫院許惠恆院長也表示,甲基化(methylation)的產生,是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可能為荷爾蒙、環境毒物、飲食習慣或者腸胃道菌叢、菌向的改變,都會讓MAP4k4基因啟動區域的甲基化,造成DNA結構改變,但確切致病因子為何?目前仍在探討中。不過,他也提到,根據國外研究,規律的運動與保持適當體態,都可有效預防甲基化的發生。
為了證實甲基化為引發第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國衛院與台中榮總費時4~5年,蒐集了100多位患者細胞與小白鼠進行實驗,發現在剔除小鼠MAP4K4基因後,施予IL-6或IL-17阻斷性抗體,可治癒第二型糖尿病,此研究已於2014年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衛院免疫醫學中心特聘主任譚澤華表示,台灣有約7~8成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BMI<27.5,顯示「免疫發炎」為主要發病原因。由於有5成患者會發生視網膜病變、4~6成神經發炎,還有7成會產生腦、心血管疾病,他也建議衛福部及其他亞洲各國,將偵測「發炎T淋巴細胞」或「MAP4k4甲基化」加入健康評估項目,利用抽血檢測發炎狀況,已達及早發現、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