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很多民眾喜歡在網路上買藥,但分不清楚是否合法,另外也對「處方藥、指示藥、成藥」的分類感到疑惑。對此,食藥署也特別說明3類藥品差別,並提醒目前國內僅允許乙類成藥於網路上販售,且外包裝有明顯「乙類成藥」標示,其餘藥品如壯陽藥、減肥藥或國外藥品,若於網路上販售皆屬違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藥品依據風險和安全性分為三級,包括「處方藥、指示藥、成藥」,處方藥的藥品風險較高,需由醫生依據病情開立處方箋,再由藥事人員調劑提供,例如口服抗生素、降血壓藥、糖尿病用藥等。民眾應依照醫囑及藥袋標示服藥,勿自行停藥或調整劑量。
指示藥則無須醫師處方且會標示「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品」,民眾可至藥局或聘有藥事人員的藥粧店購買,常見的有解熱鎮痛藥和感冒藥等,民眾應依藥品說明書、醫師或藥事人員指示使用,且若症狀持續三天以上未改善,應儘速就醫。
成藥的藥理作用較溫和,安全性高,民眾可自行購買,使用前務必閱讀藥品說明書,其中成藥可分為「甲類成藥」和「乙類成藥」,甲類成藥僅限藥局或藥師駐店的藥粧店販售,常見的為胃腸藥、浣腸劑;乙類成藥另可在百貨、雜貨店、餐旅服務商店及網路購買,常見的為清涼劑、外用軟油膏類等。
另外,隨著網路購物普及,購買藥品時務必提高警覺,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強調,目前僅允許乙類成藥於網路上販售,且外包裝有明顯「乙類成藥」標示,其餘藥品如壯陽藥、減肥藥或國外藥品,若於網路上販售皆屬違法,這類產品未經品質、安全及療效把關,消費者可能買到假藥,甚至因服用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無法申請藥害救濟;此外,該等非法產品可能以買家名義輸入,消費者還可能不小心觸犯藥事法輸入禁藥的相關規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藥署提醒,民眾若想知道自己服用的是哪一種類別的藥品,可從藥品的外盒或藥品說明書(仿單)確認,也可到食藥署的「西藥、醫療器材許可證相關查詢」,了解相關藥品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