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展今登場!預判疾病風險、辨識早期病灶 生成式AI成焦點

▲▼北榮參與醫療科技展。(圖/台北榮總提供)

▲北榮參與醫療科技展。(圖/台北榮總提供)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2024年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Expo Taiwan 2024)今(5)日起連續4天展出,國內多家醫院和生技業者紛紛帶著最新技術參展,生成式AI運用更成為焦點,北榮開發AI輔助診斷技術,用於提高肺癌淋巴結轉移的檢測準確率;北醫利用AI技術針對腦震盪高風險病人進行預測與治療;還有其他多元科技應用包含復健、心血管疾病示警系統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醫療科技展自2017年舉辦以來已成為台灣第6大國際會展,每年吸引超過15萬人次, 約3000位國際專業人士來台參與。今年展會的3大主題是Medtech、Biotech與Healthtech,將展示台灣自主開發的最新AI醫療應用產品,包括創新的診斷技術、精準的疾病早期檢測、治療 技術以及高效率的醫療管理系統等,期待這些創新技術會帶來醫療品質與效率的全面提升。

台北榮總以「精準醫療與智慧科技」為主題,帶來多項前沿技術,癌症治療領域方面,硼中子捕獲治療(簡稱BNCT)已成為復發性頭頸癌患者的全新希望,不僅具備高度專一性,還能大幅降低副作用,自2010年首次臨床應用以來,已成功幫助超過350名患者改善病情。

在智慧醫療方面,北榮病理檢驗部與科技產業合作,開發AI輔助診斷技術,用於提高肺癌淋巴結轉移的檢測準確率。此項技術已被應用於臨床,協助病理醫師快速且精確地診斷病情,顯著提升醫療效率。另在肝癌治療領域,持續引領創新,透過建立完整的多專科治療資料庫及高準確度AI診療模型,協助醫師制定最佳治療決策。

▲台大醫院參與台灣醫療科技展。(圖/記者洪巧藍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大醫院展出生成式AI與沉浸式XR技術應用成果,外科部主任陳晉興帶領下利用虛擬實境 (VR) 技術開發手術模擬平台OpVerse,元宇宙精準重現病患身體,讓肺癌等手術可以更精準訓練與執行;另還有包括 ICD-10 疾病自動編碼系統、健康檢查報告自動生成等。

長庚醫院在創新醫療方面,展出已成功完成218例的「微菌叢治療」、專門為神經復健與肢體功能重建所設計的復健「鏡像手」與「同動車」、高度近視黃斑部剝離的新療法「人工血管後鞏膜環扣手術」;特色醫療專區中,展出包含可依風險因子提供個人化照護措施的「住院病人AI跌倒風險預測」等。

▲現場民眾體驗長庚醫院研發之復建機器手。(圖/長庚醫院提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光醫院展出aiDAPTIV+ AI技術識別正子斷層造影(PET)影像分析,並與遠傳、微軟合作推出全台第一個醫療永續雲,快速導入既有碳盤查資料,並探索內部系統資料介接,為更為即時的碳管理奠立基礎。

新光也與飛利浦合作展出彩色光譜CT,低顯影劑量下透過影像重建並提升訊號完成診斷,能降低50%以上顯影劑用量保障受檢者腎功能;新型內視鏡「AI」人工智慧系統,AI搭配先進影像系統輔助辨識早期病灶,讓醫師眼睛如同多了一個「電眼」,不僅協助發現瘜肉,也協助醫師判讀瘜肉種類,至今己累積超過1萬例內視鏡檢查。

台北醫學大學暨醫療體系展出多項AI醫療與智能長照技術,包括利用AI技術針對腦震盪高風險病人進行預測與治療、透過AI整合5萬張醫療保單,估算醫療理賠額度的醫起付系統、全國最完整的機器人復健中心等。

北醫附醫影像醫學部神經放射診斷科陳震宇主任表示,腦震盪AI輔助決策系統利用功能性磁振影像,能在病人受傷後一個月內預測腦震盪症狀的持續時間和類型,並依據不同類型,提供個人化職能治療建議。系統可以預測病人未來半年至一年的腦震盪症狀變化,並利用系統內建的自動報告模組,快速生成個人化分析結果,並以高達80%以上的預測準確率協助醫師制定精準治療方案。

▲北醫附醫「腦震盪症侯群人工智慧輔助決策系統」。(圖/北醫附醫提供)

亞東醫院將智能科技應用於核心專長,心臟血管內科推出的「緊急醫療警示系統」,針對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年長慢性病患者及獨居者進行監控;該系統能即時與消防局連接,確保個案發生緊急狀況時,能迅速掌握到院前急救的時間,提供及時有效的救援。心導管室開發的「深度學習法預測血液透析管狹窄聽診模型」,則可透過聽取洗腎病患的自體動/靜脈瘻管或人工瘻管聲音,即時分析並預測瘻管狹窄或阻塞情況。

國泰綜合醫院展出「智慧篩檢,語言早療綠燈暢行」、「主動脈AI篩檢及通報系統」、「iClaim理賠抵繳服務」等多項數位與智慧醫療服務,結合國泰人壽、國泰健康管理參展主題,展現運用智慧科技導入相關服務應用,優化流程及精進醫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