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妥瑞氏症」是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常見的神經發展疾患,但很多人都不確定是否該使用藥物。醫師指出,臨床上出現「兩種以上的動作型抽動、與一種以上的聲音型抽動,症狀持續超過一年,在排除其他生理上的病因後,就可以確診,若「症狀明顯影響到自己的適應、症狀明顯干擾到旁人」,就要積極考慮藥物治療的必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蔣立德指出,妥瑞氏症病因與兒童期腦部基底核發育中的多巴胺高反應性有直接關聯,進而導致反覆出現不自主的動作和聲音上的抽動症狀,且常與個案的情緒狀態有明顯的相關性,由於這些症狀,當事人本身是可以局部自己控制的,因此治療上家屬常會因此而趨於保守。
蔣立德說,在非藥物的選擇上,常聽到許多人花大錢補充了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等營養品,問題是效果差異實在很大,甚至也經常被質疑根本就是吃心安的,而在治療藥物上,截至目前為止,在台灣有拿到治療妥瑞氏症適應症的藥物,僅有極少數的精神安定劑在臨床上有顯著的療效,能把症狀消除大半。
蔣立德表示,至於在哪些時間點開始積極考慮藥物治療的必要,如果發現「症狀明顯影響到自己的適應」,例如以眨眼症狀為表現的個案,眨眼眨到自己都已經眼睛痠痛不堪其擾,在費心控制症狀的情況底下,不容易穩定,反而更造成專注力的減損。
另一個是「症狀明顯干擾到旁人」,例如發出聲音抽動症狀,雖然自己可以忍受,但在課堂上嚴重影響到周遭的同學上課,這樣的情況下,有可能在原本的症狀之外,對於個案自身的環境適應造成更複雜的議題,進而影響到情緒,造成惡性循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妥瑞氏症的症狀原本就是起伏不定的,但症狀嚴重度在青春期初期的會達到高峰,且容易因為各種內外在的壓力,產生高度變異性,例如在開學後因為人際互動的議題,或考試的競爭等容易引發高度焦慮的情境下,產生症狀頻率增加,甚至更加複雜化的表現。
此外,在神經學發展的共病中,妥瑞氏症也被發現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強迫症具有高度的關聯,因此蔣立德建議,如果確診後觀察到症狀變化幅度大,同時又合併了複雜的情緒行為問題,可以到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尋求專業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