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美食部落客黃小姐37歲就確診糖尿病,雖然血糖控制良好,但仍常常爆發眼底出血,後續透過連續血糖監測才發現飲食地雷,常常認為很罪惡的蛋糕對她血糖影響竟相對小,反而是常被認為很健康的地瓜和紫米燒肉飯糰會讓她葡萄糖數值飆升,調整飲食規劃後,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隨之穩定許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糖尿病學會與糖尿病衛教學會今日公開最新台灣糖尿病年鑑,台灣盛行率創新高達10.6%,遠超日本、韓國、香港等鄰近國家,總罹患人數恐突破300萬人關卡;而且疾病年輕化時鐘快轉,小於40歲的勞動人口中,糖尿病粗盛行率從0.77%上升至0.98%。
一名美食部落客黃小姐也出席今日的記者會並分享經驗,她在37歲時因視網膜病變確診糖尿病,初期她採取嚴格飲食控制,甚至對澱粉食物充滿恐懼,每天進行8次指尖採血,就怕病情惡化。她血糖控制雖良好,卻仍常常爆發眼底出血,後續透過連續血糖監測才發現飲食地雷。
黃小姐指出,常常認為很罪惡的蛋糕對她血糖影響竟相對小,反而是常被認為很健康的地瓜和紫米燒肉飯糰會讓她葡萄糖數值飆升,調整飲食規劃後,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隨之穩定許多。
國內糖尿病有年輕化趨勢,不僅增加慢性病防治挑戰,還衝擊台灣勞動力。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表示,糖尿病除靠定期回診的醫療照護外,更有賴日常生活中自我的監測及管理,而以臨床經驗來看,青壯年糖友在日常中最大困境不外乎不方便或認為不需要,而無法規律監測血糖,然而血糖波動過大,對於周邊血管及組織的傷害就越大,這也是併發症提前報到的主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指出,過去臨床上主要依賴糖化血色素(A1c)作為糖尿病管理的唯一指標。然而,A1c只能反映過去2至3個月內的血糖「平均值」,無法呈現長時間內血糖波動的全貌。隨著科技的進步,連續葡萄糖監測(CGM)技術的誕生,讓糖尿病管理從傳統的單點測量進化為持續監測。
黃建寧說明,透過CGM,糖友能夠追蹤理想糖值達標率(TIR),TIR代表血糖在標準範圍內的時間百分比。TIR越高,代表血糖控制越穩定。根據臨床證據,TIR每增加10%,A1c大約會降低0.8%。相反地,若TIR降低10%,微量蛋白尿的發生率會增加40%,而視網膜病變風險則會上升至64%。
成大醫院內科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杜業豐指出,臨床觀察飲食控制和規律自我監測是大多數糖友的共同難題,但CGM技術突破了傳統血糖監測的局限,能全面掌握葡萄糖波動,幫助糖友建立個人化飲食控制對策。
杜業豐也提到,連續血糖監測目前3類人符合條件可有一年兩次的健保給付,包含第一型糖尿病、胰臟切除者,且達到一定條件的血糖過高或者過低;另一種則是懷孕婦女,包含本身有糖尿病或者懷孕時出現妊娠糖尿病且有用胰島素控制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建寧指出,目前八大國際學會共識,推動以TIR評估糖尿病的管理表現,以紅黃綠三個顏色反映葡萄糖濃度的數值,讓指標更加直觀,目前共識建議第1型及第2型糖友應維持TIR比例7成在綠燈範圍;台灣糖尿病管理也持續依照國際共識滾動式修正治療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