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4時間點」最容易長痔瘡!醫:月經來也會

放屁,屁股痛,痔瘡。(圖/記者李佳蓉攝)

▲痔瘡不少人都有長,尤其女生在4個時刻更要留意。(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全台灣有39萬人長有痔瘡,你不是特例!其好發族群為50~59歲,但隨著國人喜歡邊上廁所邊滑手機、馬桶蹲太久,使得痔瘡有年輕化趨勢。大腸直腸科醫師陳威智點名女生在「4個時期」特別容易出現痔瘡,像是月經報到、妊娠期、產褥期及更年期,要特別留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威智醫師曾說明,痔瘡原本是肛門中由血管、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纖維構成的生理組織,幫助肛門肌肉更好的收縮和封閉,以防液體、氣體和固體外漏。後因久坐、不良的排便習慣而有不當的擠壓磨擦和壓力,導致組織滑出體外(脫垂)有腫脹出血,形成臨床上所說的痔瘡。

▲懷孕過程及產後容易引發便秘而長痔瘡。(示意圖/視覺中國)

陳威智近日指出,人的一生中身體總會隨著不同階段的成長,產生一些變化,並分析女生痔瘡好發在「4時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生理期

月經來潮時若有便秘,如廁久蹲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良,進而加重肛門負擔,引發痔瘡生成或惡化。

2.妊娠期

懷孕期間為了在肚子裡養育寶寶,子宮會變大並壓迫到周圍的血管及腸道,引起血液循環惡化和便秘,而這正是痔瘡的成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3.產褥期

產婦分娩後,因腹腔空虛,再加上懷孕期間運動量不足,可能因此引發便秘,導致糞便滯留腸道數日太過乾燥,在強行排出時損傷肛門導致痔瘡。

4.更年期

肛門組織老化、內分泌與神經功能失調、因頻繁上廁所導致痔瘡生成。

陳威智說明,一般內痔分4級,第1級為排便出現少量出血,有一點搔癢感和分泌物;第2級是排便時會跑出肛門外,便完再縮回去;第3級痔瘡幾乎掉在肛門外,但用手指可以推回去;最嚴重第4級,痔瘡完全掉在肛門外,且無法用手推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