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女莫名腳水腫!竟是「心臟癌症」上身 醫曝關鍵病因:難診斷

腳,水腫,紅腫。(圖/達志/示意圖)

▲莫名下肢水腫,要當心是肺動脈高壓警訊,嚴重恐致心臟衰竭。(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今年30歲的小瑩有「腳水腫」狀況,從腳底一路腫到大腿,看上去像「麵龜」一樣,某日突然昏倒被送到急診,醒來後突被告知是「心臟衰竭」,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肺動脈高壓」引起。醫師提醒,肺動脈高壓又被稱為「心臟癌症」,致死率更高於癌症,但卻不容易診斷,甚至被忽視,根據統計,患者確診3年存活率不到4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瑩自述,一開始是出現食慾不振,連吃半個便當都覺得很撐,但因為忙於工作就沒多想,後來和老公去日本玩的時候,計畫要去拍攝火車照片,眼見火車就要來了,卻卡在路上氣喘吁吁,完全趕不上,回台灣後,雙腿從腳底一路腫到大腿,甚至看不見血管,原本擔心是腎臟出問題,到診所抽血檢查,卻在等候拿報告時昏倒,醒來才知道自己是心臟衰竭。

馬偕紀念醫院心血管中心肺高壓介入醫學科吳懿哲主任指出,肺部是全身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的地方,當右側心臟無法有效把足夠的血液輸送到肺部進行氣體交換,就會處於缺氧狀態,容易出現疲倦、呼吸容易喘,運動時呼吸困難或運動耐受度變差等症狀。

▲馬偕紀念醫院心血管中心肺高壓介入醫學科吳懿哲主任。(圖/記者趙于婷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懿哲說,肺動脈高壓相對罕見,加上症狀非屬肺動脈高壓獨有,即使「醫生也不易診斷」,早年外國研究顯示,從出現病徵到確診,平均要花3.9年。

吳懿哲提醒,肺動脈高壓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只要早期診斷、即時介入治療,都是可控制的慢性疾病,不過肺動脈高壓病友還特別需要注意定期風險評估,由醫師依據狀態調整藥物,不僅維持生活品質,同時可降低死亡風險。

若有家族遺傳史、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或長期不明原因於活動時感到喘,一旦莫名出現「喘(呼吸困難)、咳(嗽)、血(咳血)、腫(下肢水腫)、暈(暈厥或頭暈)」等5大症狀,或是運動耐受力明顯下降,應積極到心臟專科就醫診治。

在治療上,有些病友誤以為病情變嚴重才需要一次使用多種藥物,但近年肺動脈高壓合併治療已是國際趨勢,以新版治療指引為例,醫師會依據患者確診時風險狀態,一開始就決定合併2種或3種藥物治療,一旦治療反應不佳或治療期間狀態變差,可再進一步增加或改變用藥。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師提醒,肺動脈高壓要早期診斷、即時介入治療。(圖/記者趙于婷攝)